第100章 二流勢力、根本之爭(第1/2 頁)
衛家主、馮家主雖然各自暗歎,但嘆完之後也只能無奈的發現,就算是被人當刀又如何?
現在的局勢是他們想退就能退的麼?
這幾日,他們已然打聽清楚了清風派亦或者說隋沐楊和縣衙的關係,也知道了徐光遠發往郡守府的信。
當然,更知道,郡守張經張大人已經同意!現在,那封加蓋了餘楊縣令、臨海郡守兩人簽字畫押的奏本,正在發往帝都。
而按照以往慣例,這種僅僅事關‘二流勢力’認定的奏本,在政事堂過一遍那只是個形式。
“也就是說,奏本返回餘楊縣的這段時間,就是我們最後的機會!”
其實,對於徐縣尊、蒙學正、陸金牌聯名推薦他清風派為餘楊縣二流勢力之事,隋沐楊的理解和縣衙是有出入的。
因為徐光遠說過,餘楊縣現在已有‘四大家族’和‘三清觀’兩大二流勢力,所以,他下意識的就認為,‘既然都有兩個了,那再多他清風派一家,也沒什麼嘛!’
然而,‘四大家族’的二流勢力因為‘實力不夠’所以走的是‘人情客往’,而‘三清觀’或許更是出入平衡...
所以,他們的免稅額度,都是一萬畝,都是二流勢力的最低標準!
但是他們為清風派申請的呢?整整三萬畝!比四大家族和三清觀之和還多!
更別說,江湖輿論場怎麼看待這件事?
別忘了,二流勢力,又叫縣級勢力的!
一個小小的餘楊縣,已經有朝廷認可的兩家二流勢力,再加上一個江湖上更認可的長刀門,三國鼎立,已經夠擁擠了!
但雖然擁擠,但他們四大家族至少上還是明面上的第一勢力,他們雖然沒有第一高手,但是以二敵一的數量優勢,他們的第一勢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他們出去自稱一聲餘楊四大家族,也說得過去,畢竟三清觀,人家都是自稱道門白雲一脈三清觀的!
但是現在,被清風派這麼一搞!以後他們咋混?比江湖聲望,他們沒有第一高手,不如長刀門;
至於數量...兩個先天在朝廷眼中還不如一個...也好意思拿出來提?如此一來,樣樣都是老二的四大家族,以後出門哪有臉自稱餘楊四大家族?
餘楊縣的哪一個第一是他們?哪個都佔不上!
只是,這種名頭之爭,隋沐楊是現代人穿越過去,一時想不到也能理解,不過,要是他熟讀歷史,便會明白,這踏馬不就是華夏古時候的郡望之爭麼?
隴西李、弘農楊、河東衛、清河崔、太原王等等...
那難道隴西姓李的就一家?還是說隴西所有姓李的都是一家?
怎麼可能?
至少建立大唐李淵、李世民就不是(他們自己硬靠的)!
但是,那為什麼在大唐,一說隴西李,天下人就都知道,指的是哪個李呢?!
是真的沒有人敢冒充麼?不見得吧!
說到底,那個時候冒充別人的郡望,跟現在拿著別人的身份證違法犯罪沒什麼兩樣!
所以,但凡敢把自己姓前冠上某地地方的,那無不說明,在這一畝三分地,他們就是王!就是法!
那倒過來說其實也是一樣,要是你在某一個地方,還做不到‘我就是王法’!那最好,你也別把這地名兒加在自家的姓氏之前...
不然...就是自取其辱!
……
當然,清風派與馮陳褚衛四大家族之爭除了名也還有具體的利,前面說了,四大家族的‘免稅額度’來路並不正規!也就是說他們是在打馬虎眼兒!
只是,如果餘楊一直沒有真正的二流勢力,那上面或許還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