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他在盛唐種牡丹 > 第56頁

第56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異世帝尊是神偷古代仙俠楚逸塵散人遊俠,有花有酒應自樂終道仙逍驍武道系統:逆天成神星雲:少年遊俠客長生修仙:老夫以苟證道仙途逆世之仙界傳奇魔法咒語是漢字?看我手搓禁咒!一本功法闖宇宙全家瞞著我修仙修真從穿越到長橙域開始楊然修仙傳通天魔功修仙之龍帥崛起靈印紀修仙小縣令我帶著一群小鬼練魔法開局,就是劍道天才,我拿什麼輸

至長樂驛,官道赫然分出兩條,一面往南,青山疊嶂,一面往北,墨藍蒼原,錦繡平原就這樣被一座紅漆綠簷的門樓隔開,行人紛紛在此處歡笑別離。

蘇安夜裡想去酒肆聽曲,顧越贊同,於是換好常服,邀請王、郭二人,由驛丞陪同,在門樓肆點了幾罈子郎官清品嘗,順便分髮帶來的烏米飯。

「這烏飯法,取南燭莖葉搗碎,漬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曬,米粒緊小,黑如瑿珠,用這個袋子盛裝,吃起來方便又美味,適合遠方……」

顧越正說著,但見鄰桌無名氏,一邊題壁作詩,一邊在嘟囔著狂語:「一客難尋春朝路,驊騮不識南北塵。」郭弋道:「好詩!」

無名氏回過頭,行個禮,笑道:「如今太平盛世,人生契闊何其多?無論往南還是往北,征伐還是屯田,冬去春來,終歸有緣能再見,兄臺,可願共詩一首?」

郭弋捲起袖子,眸中放出光:「求之不得,哦,明月……」王庭甫的神色微微一尬。蘇安嗆了大口酒,抓起琵琶要搶救,顧越拉住他,應聲對完下句。

一客難尋春朝路,

驊騮不識南北塵。

但說飛雪如楊花,

依有醉遊曲水人。

無名氏謝過顧越,說自己南下任職,馬到長樂驛卻怎麼都不肯走,似乎不甘心為功名而奔波。顧越笑了笑:「懶馬認驛,趕緊換一匹得了。」驛丞照辦。

如此,一處關驛,一處風流,蘇安隨著使團走走停停,記住了長樂驛的別離之味,潼關的天塹之險,冀州的上州之政,先禹之德,嘗遍地方風味,聽遍民間小曲,終於在一月之後,抵達了範陽道的首站——滄州。

滄州印象,一條永濟渠。

經過先前的一番「牽絲線」,顧越多方打聽,初定了此次宣政的兩處突破口,一是滄州永濟渠的糧草轉運,二是幽州薊縣的銅鐵冶煉,必先順著其中關係,切斷地方官員和薛家之間的利益瓜葛,才能為朝廷後續的和平撤藩鋪平道路。

當日,天晴,使團入州城,宣撫副使周全咳疾纏身,自行休息去,顧越幾人留在公堂,先和別駕、長史、司馬傳達朝廷的禮章,再和錄事參軍、司功參軍這兩班子直接與禮部對接的官員聊天,而後,聽長史匯報各郡縣的風土人情。

「滄州六郡,百七十縣,河海之地佔其中三一,漕運便利,鹽業發達,商販交易往來,能通東夷;而在平原之處,土地肥沃,水文適宜,麥谷、棉花等作物的產糧高,年年有餘,是故,滄州亦能產物,亦能運物,有『遼東糧倉』美稱。」

長史在當地德高望重,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顧越一邊翻閱卷宗,一邊問道:「阿蘇,要不要先去休息?」蘇安打了個呵欠:「我只想去永濟渠,親眼看看前朝開鑿的運河。」顧越道:「好,聽你的。」長史愣了一下。

顧越拿起羊皮地圖,沿著永濟渠挑選,指出一個東光縣:「就這地方如何?據載,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王庭甫和郭弋對視一眼:「甚好甚好。」

長史頗有些意外,往年禮部使臣宣政,都是以結交當地的刺史為目的,還沒有急著要去郡縣巡視的,況且眼下正值多事之秋,軍器監、都水監、工部、戶部的官員例行督查,也大多避開是非之地,潦草過場,唯顧越,偏往火坑裡跳。

「顧郎,夜裡滄海樓設宴,有滄州特色炭火雞和羊腸子,別駕和司馬好行對字令,待和刺史一起賞了地方曲《臥牛城》,再去東光縣巡視如何?」

顧越擺了擺手:「不必,我要認識一個人,張仲臣。」長史略一思忖,答道:「顧郎的狀元策——邊防輪戰十策,開篇說的就是交通樞紐之地的用人,這東光令張仲臣,以孝廉授官爵,一向有愛民之美名,明白了,這就安排同去。」

這是永濟渠上的

目錄
農家寡婦:美味小廚娘問道第一季之瘋魔清穿之旺夫老祖末世屠夫狼王的天狐妻棄後重生:邪皇霸塌,硬要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