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坊市(第1/2 頁)
烈日高掛穹頂,雲霧之氣盡然散去。 天河坊市距此百餘里,位於華庭縣之北,居於天台山之上。 華庭縣有人口五十餘萬,地域廣闊,土地肥沃,年年豐收,人口數年年增長。 其周圍有村、鎮散佈,與華庭縣城成包圍之勢。 縣中大湖有青湖,大河則有三丈江,流域極廣,河旁多有凡人定居。 林庸此行的目的地正是這天台山。 話說這天台山高五百丈,山頂常年雲霧環繞,不得見山頂之景。 其與毗峰相望,東望三丈江,山呼水應,奇異之景遍佈。 山頂有巨石巍然聳立,有的呈人狀,有的呈龜狀,令人奇異。 山麓有村莊,有凡人世代居於此,耕耘作息,生兒育女,皆在此地。 偶爾有人在田地耕作時隱約見著有人飛入天台山的雲霧之中,其身姿輕盈,身著白袍,面容被掩去,仿若神仙般。 此般訊息在村裡傳開後,村中百姓越發對天台山尊敬起來。 ……… 林庸站在坊市入口處。 周圍有不少練氣士趕來,衣袍顏色各異,多是散修來此交易。 林庸與其他練氣士交涉不深,見著周圍人漸多,便捏出相應法訣,開啟通道,一躍而入。 通道極窄,只容一人透過。 過了不久,林庸才走出通道,見著一扇硃紅色大門,牌匾上寫著“天河坊市”四個大字,字跡工整,像是楷書。 坊市大門旁站立著兩個身著同樣服飾的修士,隸屬趙家,是家族子弟,只是修為不高,只有練氣二層,加以資質低下,便被趙家派來看護坊市入口。 趙家是方圓千里中唯一有著一位築基修士的修仙家族,掌控著華庭縣、華陰縣、華榮縣、華朝縣四縣之地,在這冀州修仙界中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家族。 這天河坊市就是趙家經營的,旗下有法器閣、百草堂、丹房、靈膳樓等,是各散修爭相交易之所。 林庸從儲物袋裡取出一枚靈石交於其中一人作入場費,那兩人便退於門兩側,擺出請進的手勢,道:“道友請進。” 林庸也作了個揖,進入了坊市。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青玉石板鋪成的長街,光滑鋥亮,如同磨刀石般,一眼望不到頭。 坊市中到處充斥著吆喝、叫賣之聲,還能聽見修士與攤主討價還價的聲音,林庸已習以為常。 “這位道友,不妨過來看看這新鮮出爐的黃芽丹。” 林庸被人喚住,不禁止了步。 說話者是一名練氣六層的老修士,面板上的皺紋已十分明顯,身上草藥氣息濃郁,穿著一襲黑袍,眼睛似乎正放著光。 他見林庸向他攤位,連忙招呼著,拿出一枚作為樣品的黃芽丹,指著說:“此丹體表金黃,圓潤如球,毫無裂紋,靈氣充足,實乃丹中珍品,若非老夫急缺靈石,也不會拿出售賣。” “若是道友有意,一瓶黃芽丹算你十六枚靈石,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黃芽丹正常售價二十五枚靈石左右。 林庸仍有點擔心,畢竟坊市裡除了丹房外其他丹藥可沒有什麼質量保證,加以玉瓶所裝丹藥沒見著,擔心此人給人看的是真的,瓶中裝的是假的。 便說道:"這位道友,可容許給我一觀?" 老道知道林庸心中猶豫,也理解其中緣由,回道:"有何不可。" 他便將一瓶裝有六枚黃芽丹的小玉瓶遞給了林庸。 老道還說:"老夫那可憐孫兒近日被那一階靈獸火蟾蜍所傷,中了火毒,急需去百草堂購買清靈草作解藥,解了我那孫兒中的火毒,以防止傷了他的修煉之基,這才將我這好不容易買來的黃芽丹以低價售出,換在平常,我是決不會將其拿出來的。" 林庸臉上不由浮現一抹紅色,但還是再三確認了這黃芽丹的真偽,真正探查了瓶中的黃芽丹,香氣四溢,靈機充足,無疑是上品,老道所言不錯。 林庸心裡打定主意買下,朝老道點了點頭,說:“這丹藥品質確實不錯,我買下了。” 便從儲物袋中取出十六枚靈石交予老道,自身拿了丹藥便離開了這個攤位。 天河坊市內建築極多,多是商鋪,鱗次櫛比,車水馬龍,有不少散修時而在路邊攤位駐足。 林庸沿街一路走到坐落在天河坊市之北的靈膳樓,想著把那五日前捕得的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