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1/5 頁)
蟛隕��
現在都冰箱了,過去為防止肉風乾、走味,民間有將豬頭“封蠟”一說。
方法就是在豬頭上澆四五遍冷水,而且澆一層放在外面凍一夜,之後一直澆水,直到冰凍得不露毛、不露肉即可。這樣既保持肉的鮮美,又防止老鼠等動物的啃食。
豬頭“封蠟”後就放在院子裡,有的還放置在坑裡,用冰、雪埋上,有的乾脆就澆上水凍在窗外,這樣可以防止禽畜糟蹋,還有防賊功能,比現在用冰箱儲存效果好多了。
“二月二”吃豬頭的習俗,還得從農曆臘月二十六“殺年豬”說起,殺頭豬對農民來說可是件大事,得請村裡的親朋好友一起來餐一頓,因為來得都是貴客,所以像豬頭、豬蹄和豬尾等,是不能招待客人的,到了初一、十五又上不了桌,因此就放到了”二月二“吃,而吃豬頭又恰好與“二月二龍抬頭”相吻合而傳承至今。
“二月二”這一天不光吃豬頭,而且還要吃豬蹄,還必須是前蹄。
這裡面是有說道的,因為豬的前蹄是往裡使勁,有扒、摟的動作,所以吃前蹄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多多抓錢,有祈財的含義;而豬的後蹄是蹬、踹,主要是往外使勁,吃了會把財運踢走,因此是萬萬不能在這天吃後蹄。
“二月二”前一兩天,人們會把豬頭取出解凍,把皮洗乾淨,上鍋烀熟,也有一些村民會把豬頭燻醬一下,這樣味道會更香。
“龍抬頭”的日子剃龍頭自然是必須的。
多年來民間就有種忌諱的說法:“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在提倡孝道、遵規守矩整整一個月時間內,人人的頭髮都長長了,也該修剪一下了。
因此無論大人小孩,凡是男子在“二月二”這天都要剃頭,女孩則剪剪劉海和辮稍。
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因此,這一天剃頭,一年當中會福星高照,鴻運當頭。
另外,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又是人們心目中的祥瑞之物。
民間遂追崇以“龍”字為吉祥詞語或代號的各類名稱以示吉利或好運。
諸如:國人統稱華夏兒女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愛稱自己的優秀子女為“龍子龍孫”。婦女生子成雙成對為“龍鳳胎”。人們盼望子女長大後出人頭地為“望子成龍”。
過去家長給孩子起名,都喜歡選擇“龍”字為音,如:“玉龍、天龍、春龍、成龍、大龍、小龍”等。
古代皇宮臣子給皇帝請安稱“龍體安康”。皇帝高興稱“龍顏大悅”。稱某人有骨氣為“是龍不是熊”。教育子女活著“就要像條龍,不要像條蟲”等等。
傳說“二月二”這一天又是蜇龍昇天的日子,而且中國人素以龍為圖騰,凡此種種,都體現出人們祈求神龍賜福保佑的美好願望。
“二月二”這天,農家還有穿“五彩串”的習俗,並把它縫到孩子們的身上,目的是消災、解難,意寓吉祥。
每到“二月二”,在村子裡,會看到一些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們,他(她)們穿著漂亮的衣服,每個人的肩上都飄蕩著鮮豔的“五彩串”,這是孩子們的父母在為自己的孩子祈求吉祥。
“五彩串”也有人稱其為“龍尾”,是目前農家過“二月二”的一種習俗,它有40厘米長,用彩色的塑膠片穿成。
傳統的做法是在正月二十五這天,用紅布、綠布等彩色花布剪成小布塊,然後把麥秸杆或者蘆葦杆(中間是空心的)剪成小段,然後用線穿上一片花布片再穿一個麥秸杆間隔成五彩長串,最後在尾部綴上布條就做成了一個“龍尾”,由爹媽縫到孩子的肩上再甩到背後,寓意是將疾病等災難和不幸統統甩到背後,保佑孩子平安幸福。
“龍尾”通常由長輩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