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1/2 頁)
曹操南下的訊息,很快傳到了荊州。
此時劉表剛病逝,後妻蔡氏之弟蔡瑁與外甥張允向來擁戴次子劉琮,立即聯合一些志同道合者共推劉琮繼任荊州刺史。劉琮個性既軟弱,又無主見,沒有擔當大任之才,聽說戰無不勝的曹操要來打荊州,嚇得臉色發白,連夜召集重要部屬前來會商。
眾人見劉琮這副模樣,已知事不可為,章陵太守蒯越率先說。
&ldo;為荊州臣民與您劉家著想,恐怕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曹操開戰之前出降。&rdo;
劉琮有些動容,但卻唯唯諾諾地說:&ldo;也許可以派劉備去抵抗,先父過世前,曾託他務必協助我治理好荊州。&rdo;
蒯越不以為然。
&ldo;逆順有大體,強弱有定勢。曹操貴為漢室丞相,對外代表皇上,即主,您這荊州刺史乃朝廷所任命,即為臣,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再則若欲集結兵力對付曹操大軍,無疑以卵擊石,想用劉備迎戰曹操,更是不當之舉。試想若他無法拒敵,荊州免不了慘遭兵災,若他可以拒敵,恐怕將不甘於您之下,隨時有可能取而代之。形勢對我們如此不利,敢問您有何勝算可言?既無勝算,何不歸降曹操,或許還有一官半職可做,也不用再擔心殺伐之事,安安穩穩地享受榮華富貴。&rdo;
劉琮聽完這番話,見與會部屬無人主張抗曹,更別說是請劉備去迎敵了。他本就怕事貪生,遂開始想著歸降後的好處。
不久,曹操大軍抵達新野,劉琮果然率眾持荊州印信前往,表明歸降之意。曹操對於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荊州而欣喜若狂,當下以皇帝名義任命劉琮為青州刺史,封列候,蒯越等十五人因勸降有功,也各授官封侯。
&ldo;天下一統,指日可待矣。&rdo;這是曹操不費一兵一卒而得荊州後,發自內心的吶喊。
官渡之戰後,他用了五年時間,才徹底攻滅了袁氏家族的殘餘勢力。對外,他招降了以烏丸峭王為首的酋長們;平定了河東郡的叛亂,望眼中原,再無人能向他挑戰。對內,他撤消三公之職,廢除三權分立的機制,恢復丞相之位,自任丞相,用法律手段為他大權獨攬正名順言。
前將軍馬騰父子是曹操的一塊心病,他就用計將馬騰一家人騙到許昌任職,監視起來。馬騰之子馬超統領馬騰的部隊,也不敢輕舉妄動。總在朝中譏刺他的孔融,也被他一怒之下殺了,那些恃才放曠的讀書人都老實了。
他捏指一算,麾下已有將近七十萬大軍,無論軍官士卒皆精神抖摟。而他心中耿耿於懷的劉備也在不久前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拋妻棄子狼狽逃竄,至於孫權和周瑜,更在他作勢增兵歷陽欲圖丹陽郡後,匆匆班師撤回江東。若不趁此大好機會繼續攻城掠地,更待何時。
想到這裡,他實在興奮得睡不著,就由許褚和曹仁護衛,來到長江邊上,極目眺望,心中無限感慨:世人絕不會想到我區區一介宦官之後,竟能如此睥睨群雄,撼動四方。如今只要我一聲令下,七十萬大軍無論是南攻江東,還是西取巴蜀,都像摧枯拉朽般容易。
曹仁眼望遠處稀稀落落的漁船燈火,問:&ldo;丞相接下來是要先攻巴蜀,還是先佔江東。&rdo;
曹操捻須微笑問:&ldo;如果說益州劉璋是羊,漢中張魯是驢,江東孫權乃幼虎,你會先對誰下手?&rdo;曹仁恍然大悟:&ldo;丞相的意思是‐‐‐&rdo;
&ldo;羊和驢怎麼成長,終究無法對我們造成威脅,但幼虎可不同,如果不趁它還小就先除去,日後定會變成一頭更兇猛的野獸。因此下一個目標是羽翼未豐的江東,只要江東到手,巴蜀猶如囊中之物。&rdo;曹操點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