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速射火炮(第1/2 頁)
“諸位,怎麼樣?這陣法威力不錯吧。”朱標笑眯眯地問道。
朱樉等未見過這場面的親王頗為震驚,連連稱讚,有如此強悍的火器,大明軍定然所向無敵。
朱標繼續開口:“火槍是單兵武器,由於裝藥量比較小,彈丸也小,威力有限。而更大口徑、裝藥量更大的火炮,在攻城、水戰中,比火槍更有用。沈卿,把新型的速射火炮拿出來吧。”
“臣遵命。”沈奇匆忙走下臺,去吩咐準備了。而李賢也繼續就在高臺之上。
“李卿,趁著這個功夫,你先簡單介紹一下。”李賢聞言,躬身答是。
“回稟殿下,軍器局按照太子殿下的要求,研製出了新型速射火炮。該火炮分為一個母銃、五個子銃以及炮車三個部分。母銃口徑66毫米,銃管長度2米,採用銅鑄。子銃口長度70毫米,為熟鐵打造。採用鉛製彈丸,每分鐘射擊4發,能夠在200米內擊穿標靶。若是中人,必是骨斷筋折,擊中要害則必死無疑。”李賢簡要地介紹了一下。
朱標建議研製的速射火炮採用30倍徑,彈丸能夠獲得比較高的初速度,殺傷距離高達約300米。母銃不承擔火藥燃燒的膛壓,所以管壁較薄,重量比較輕,在子銃室前有一體式炮耳,安裝在炮車的轉軸上,可以實現仰角調整,左右射界則透過移動炮車調整。
而子銃用來裝填火藥和彈丸,管壁比較厚,子銃口為錐形,以便於母銃儘量緊密配合,以提高氣密性。子銃採用後部橫向楔緊的方式,確保子銃不會因為後坐力而與母銃脫開。炮車採用兩輪,可拆裝,中間安放火炮,人力或馬匹拖拽均可,也可用於艦炮。
朱棡聽完介紹,驚奇地問道:“大哥,這速射火炮居然比較燧發槍射速還快,真是不可思議。”
朱標抬手示意李賢,後者趕緊拱手答道:“回晉王殿下,該速射火炮與軍中的盞口銃、大鐵炮不同,採用後裝方式,只需要輪流安裝子銃並擊發就可以了。另外,每門速射炮,配有射手一名,負責瞄準;點火手一名,負責發射點火;裝填手三名,負責子銃的安裝、拆卸以及裝填。”
朱標補充道:“之前孤也說了,後裝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射速快。而且,火炮擊發流程的各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各司其職,射速自然快。”
約莫半小時後,沈奇稟報速射炮準備就緒。只見教場中的長案和軍士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三輛炮車以及十五名軍士,每輛炮車旁邊放有一個木箱。
在請示了朱標之後,火炮試射開始。一名裝填手拎起一個子銃,放入母銃的子銃室內,另一名裝填手將一個楔子插入子銃室後方的方形槽口,並用手錘楔緊。而後射手透過準星、照門進行瞄準,完成後裝填手將引火繩插入子銃的火門內,點火手上前點燃引火繩,一聲巨響,火炮擊發。
對面的標靶前方,炸起一片泥土,未中目標。在火炮裝填子銃、點火擊發的同時,第三名裝填手為剩餘的子銃裝填彈藥。速射火炮的彈藥使用和燧發槍一樣的紙包彈藥,保證每次火藥用量一致。裝好彈藥,用一根鐵釺從火門深入,戳破紙包,以便引火繩引燃發射藥。剛剛擊發完畢,裝填手拿起新的子銃,重複剛才的步驟。
射手根據剛剛彈丸的落點(由於距離不遠,肉眼即可觀察到),調整炮車上位於火炮尾部的支撐杆的高度,透過旋轉螺紋螺桿的方式實現(明朝中後期的鳥銃、嚕密銃已有螺紋部件),從而改變火炮的發射角度。
就這樣不斷開火射擊,直到第二門速射火炮在第四發時候擊中了靶標,碎片四散開來,試射停止,沈奇上前報告了的結果。
“不錯,孤很滿意,參與試射的軍士都有賞。”朱標開口說道。這種佛郎機速射炮,作為一種後裝火炮,具有射速優勢,散熱快,不易炸膛,曾風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