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 第89章 技術底蘊

第89章 技術底蘊(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魔王,穿越百年的愛!驚霄長風破浪濟滄海0修個仙,泡個妞靈淵啟世:逆途破穹家族修仙從鎮族神劍開始修仙問道之初入仙途長生從靈畫師開始回舞九天萬古鎮天修真雙雄地球源起:玄幻古史穿越了,靠賣靈藥變強乾心論道靈骨仙緣仙淵破天異世帝尊是神偷古代仙俠楚逸塵散人遊俠,有花有酒應自樂終道仙

科學向民間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上智下愚”的治國理念,啟迪民智的想法,在封建統治者看來是十分危險的。用孔孟之道、聖人之言束縛文人儒生的思想,讓其皓首窮經,沒時間也沒精力想著反抗。沒有軍師、智囊的農民起義是不會成功的,籠絡讀書人才是長治久安之策,所謂“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

朱標想來,向著近代科學邁進的第一步,還是要遵循封建制度,畢竟他是這種制度最大的受益人。所謂遵循,就是說科技人才還是來源於科舉制度,只不過在文章策論取士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科目,例如天文、曆法、算學甚至雜學技術等,選其優秀者授予技術官職。

然而現階段,朱標縱然身為太子,也沒有能力做太多制度上的改變,上有老子下有群臣,阻力不是沒有。再者說,太子的身份雖然尊貴,卻沒有具體的職責和權力,深究起來還不如一個官吏。

在沒有皇帝明確的旨意之前,太子隨意插手政務是大忌,只能謹小慎微,如履薄冰。要不是剛好魂穿深受皇帝信賴的懿文太子,別說搞改革,能不能保住小命都難說。所以,即便奉旨監國,也不能太過違背上意,得需慢慢經營,待到君臨天下。

不過,在具體技術上搞些超前的設計還是可行的。要推動社會的進步,發展生產力才是根本。生產工具的發展,從石器到青銅器再到鐵器,推動了社會形式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

不過在眼下,生產力的發展就要著重在力字上了。最早的生產依靠人力、畜力,可生物體畢竟體力有限,而且必須得休息,不能連續工作,後來發展到借用水力,雖然可以不間斷,但是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

直到蒸汽機的出現,才擺脫了生物體的疲勞以及自然環境的限制,只要有燃料就可以持續不斷地工作,而且可以根據需要輸出大小不同的力,實現了動力自動化、機械化,帶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十八世紀發明的蒸汽機,要想在十四世紀的明代實現,四百年的時間累積和技術發展所形成的代溝似乎難以跨越。其實不然,只要知道蒸汽機的運作原理,就不難發現,它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其一鍋爐,產生水蒸氣,其二雙向活塞,實現直線往復運動,其三,曲柄連桿,將直線往復運動轉變為圓周運動。

這三項技術中,鍋爐一項沒有太大難度,燒開水而已。第二、三兩項,明代之前我國已經完成了技術積累——風箱和水排。漢代為了提高冶鐵熔爐的溫度,發明了水排。人們很早就發現,向爐內鼓風可以讓火勢變猛,用一個帶口的皮囊充滿空氣,壓縮皮囊便可在出口處獲得氣流。

一開始是用人來推拉皮囊,後來用馬屁,這都存在體力限制,再後面就有了水排。流水驅動轉輪進行圓周運動,再透過曲柄連桿機構連線到皮囊上,就實現了推拉運動,鼓風效率提高數倍。

而風箱的出現相對較晚,要到北宋的時候。它的作用不必贅言,我國直到現代還有在用,最大的特點是雙向做功。上面提到的水排,只有在皮囊壓縮的時候才能吹氣,而風箱則可以在拉桿的推拉過程都出風,理論上提高了一倍的效率,這得益於單向閥,即氣體只能單向透過的閥門。

單向閥其實不是什麼神奇的黑科技,只是一個單邊轉軸的小蓋板,裝在氣孔處。若單向閥裝在氣孔外側,那麼外面的氣體的壓力使得小蓋板緊貼氣孔,氣體無法進入,而裡面的氣體則可以在體積壓縮、壓強增大時衝開閥門排出。

有了風箱和水排,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解決了蒸汽機的第二、三項技術,再連線上鍋爐,原始蒸汽機就大功告成了。還有幾點細節需要注意,譬如利用轉動實現進氣出氣口的切換,進氣以及排氣管道的密封,廢氣的冷凝回流再利用等等。

既是如此,沒有技術上的絕對

目錄
雲頂之弈!重生抗擊怪獸入侵金陵小食光戀愛腦女配被彈幕劇透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