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交稅(第1/2 頁)
婚約確定的三天後,蘇月白決定出城去看看。
蘇月白連續去了柳府兩天,也被趙俊堵門兩次。
而那份求親的詔書已經是送往北地的第三天。
為了安全,周良在趙俊的要求下,抽出四十名宮衛湊成一個衛隊,加上一直在蘇月白身邊輪班的六名宮衛,一共四十六騎,外加兩輛馬車。
一行人浩浩蕩蕩,惹得不少行人側目。
“黃兄,那是誰出行這麼大排場。”
“不清楚,但護衛的應該是宮衛。”
誰不知那是宮衛,他想問得是為首的馬車上,坐的是誰?
“那是不是太子殿下。”
“不像,那好像是出城的方向。”
這次出城,蘇月白是來確定,養豬場養雞場建哪裡好。
張忠義在她的安排下,低價買了不少的地,有人甚至主動送地,寧願給東宮交租子。
“貴主,你能不能把我們村的地都收走,我們不要錢,只希望租子少一點。”
老村長懇求道。
蘇月白:“???”
按理說,土地不是農民的命?可是關係到一家老小的生存。
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農民工的概念,沒有那種你不種地,大不了就進城打工,進廠在流水線擰螺絲,也能養活一家子的普遍現象。
現實是農民只能種地,因為城裡養不活這麼多人。
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必須得有足夠的人去種地,保證糧食的供應。
所以說,蘇月白才十分驚訝,老村長主動送地的行為。
好比你只有一個手機,且日常娛樂離不開它,但你主動把這唯一的手機送人了,而你為了日常消遣和打發時間,你只好又把手機給租了回來。
“張忠義,是不是你使什麼手段了。”
蘇月白怒視張忠義。
“蘇女官,卑職一直都是規規矩矩做事,收地的時候,可從來沒有仗勢欺人,地是按市價收的。”
“貴主,你誤會這位大公公了,我們這些泥腿子,只是不想交稅。”
老村長知道這位貴人誤會了,趕緊幫張忠義解釋。
大炎朝的農戶一直是交稅的主要群體,主要是人頭稅土地稅布稅這三大類,還有兩個月的徭役。
人頭稅很簡單,你家有幾個十六歲以上的人,就交幾個人的稅,
女子在體力上,先天不如男子,只能算半個勞動力,卻按一個人交稅,吃得還一樣,所以女子才有被叫賠錢貨的說法。
柳青芽是特殊的個例。
蘇月白原身也是在十六歲之前被賣進柳府,一方面是養不起,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少交稅。
關於人頭稅,還有一條可笑的規定,八十歲以上不用交人頭稅,在平均壽命三十多歲的古代,有多少農民能活到八十以上?積年的勞累下,五六十就該準備後事了。
而土地稅,就很複雜了,不是按你有多少地收稅,也不是按你的收成交稅,而是攤派。
縣令會定下這個村子今年的稅額是100,再讓稅丁和衙役去村子收這100的稅,這100的稅由這個村子有地的人分攤。
這個村子有100人,就每人交1份,但如果只有10個人,每人就得10份。
這100的稅是按該村總的土地面積來算。
稅丁如果有良心,是不會均攤到每個農戶身上,土地多的會多交稅,地少就少一點。
但不是每個稅丁都是有良心的,正常攤分的都算是好人,農戶最怕那種定100收120,甚至150的黑心貪吏。
布稅也很簡單,農戶家自己織的布拿出來賣,要被收走三成的利,直接換東西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