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冬小麥的對比(第1/2 頁)
李承乾這次真不是故意的,他都沒有想到李世民會懟魏徵,房玄齡跟他竊竊私語了一番,讓他知道自己無意中坑了李世民一次,李承乾頓時眉開眼笑。 李世民眼睜睜看著李承乾拉著魏徵就走了,因為李承乾這樣說:“我已經向皇爺爺提過這事。” 李承乾抬頭看著魏徵,魏徵低頭對李承乾輕聲細語說話,也不說規矩了。李世民心裡不平衡,一怒之下,他也想去,看著堆積如山的公文,他不敢。 …… 關中平原在這個時候還是以小米豆類為主,小麥還沒有盛行,更別說是冬小麥。農作習慣也是,“百畝之田,必春耕之、夏種之、秋收之、然後冬食之”。 貞觀時期朝廷賦稅收的還是粟為主,就是因為長安這一片主要產出就是粟,以這裡為主。其他不種植產出粟的地方,用其他農作物代替。 給官員發俸祿,也是以粟為主。 不過唐代是個異常發達與活躍的時期,等到李隆基的時期,關中平原種植小麥已經是常見的事情,而且李隆基還曾經自己種麥子,用以鼓勵百姓種植小麥。 李世民等人對李承乾所說的冬小麥興趣並不是很大,對他說的一年可以種植兩季也興趣缺缺。 現在在農村種地還被叫做伺候地,就是老話,沒有機械化種地真的很辛苦、從翻地到平地或者起壟,到除草收割,缺水澆水,水多挖渠,甚至是捉蟲……都是靠人工實在太難,何況唐初百姓家大部分都沒有牛,農具也不多,更是難上加難。 更別說碰到極端天氣,種下去的種子都損失了,得不償失啊。 其實在漢代,漢武帝時期,已經提出種植冬小麥,漢武帝還曾經下詔,“使關中民益種宿麥,令毋後時。”也是想不要讓土地空閒,增加土地產量。 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受到種子、氣候,農具、耕牛、人工等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到了唐朝初期,關中平原還是一種植一季的耕作制度。 而且選擇豆類與粟的更多,因為這兩樣對環境要求更低。 土地一年種植兩季,這跟家門口種點紅薯,工作量是天差地別。 此時已經是農曆二月,李承乾是去年農曆九月底,將麥種撒入田中,算起來已經四個多月,冬小麥一般生生長週期在七到八個月,已經過去一大半了,三月底會開始揚花、而後灌漿,到灌漿期就能看到令人歡喜的飽滿麥穗。 李承乾心中頗為忐忑,此時的長安氣候相比於二十一世紀,相對溼潤溫暖,這樣對麥子種植有些不利。冬天天氣太過溫暖,麥苗徒長,還能用鋪平等方式搶救一波。 但是如果遇到揚花期一直下雨,小麥基本就涼了,麥稈會撲倒,會長黴,麥子不授粉不成功,灌漿不成功,能收回種子就不錯了。 幾人到達紅薯村,張大劉二已經在村口等著,天氣有點暖,村裡人冬天是不洗澡的,散發一種讓人不愉悅的味道,但同行的三人都沒有露出異色。 李秀雲常年在外打仗,對各種味道都能接受。 魏徵對農民很是尊重,他骨子裡就不會說農民髒這種話。 至於李承乾,經歷過高中大學七年,宿舍男生臭腳的薰陶,覺得這種氣味都算清新。 一行人來到麥田,兩塊地差距還是挺大的。 系統送的種子,麥苗稠密點,唐朝本地的麥種明顯出芽率不如系統送的。 顏色上,一邊綠色深,一邊綠色中還帶點白色。 整齊度,一邊麥苗挺拔,高度相差不遠;一邊參差不齊。 粗壯度,系統送的種子,麥苗密度高,但是還是粗壯一點。 這兩塊地條件基本是一樣,有這麼大的差距,可見種子的重要性。 李承乾仔細看了一遍魏徵的記錄本,然後發現一個大事情,魏徵走了之後沒記錄了。 他瞪大眼睛看著魏徵,這人這麼不靠譜?回長安之前沒有找人繼續記錄。 魏徵看出來他的不滿,急忙說道:“公子放心,魏徵離開前請人代為記錄,放心放心。” “是崔公子,他每日都拿著紙筆寫寫畫畫,”張大上前搭話,“就是,崔大俠傷好了,早上起來就帶崔公子去山裡打獵,眼下不在村裡。” 崔越在接李世民回長安的路上,受傷了,可見當時李建成多兇殘。能上山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