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上陽斬秋木,念南斷春流(第1/3 頁)
夜裡朔風呼嘯,且雪勢磅礴,姜雲恪不能以內力禦寒,故而一念大師進入客棧內就讓老闆為他添置了一盆火炭,一念大師則是在他的房中打坐唸經,姜雲恪於房中閒暇無聊,正欲入睡時,房門被敲響,一念大師走進來,姜雲恪問道:“大師,此時已夜深,您還未睡,來找弟子可還有事?”一念和尚神色有一絲凝重,道:“上次探你關元穴時,發現當年在你體內以藥壓制住的那股寒氣有所膨脹,不出所料,應當近段時間便會發作,而且你如今尚有一月左右的時間方能動用內力,屆時若是寒氣發作,你定會再受非人折磨。貧僧於房中思忖良久,想到一個暫時防患的方法,故而前來找你。”姜雲恪問:“什麼法子?”一念和尚道:“《九佛歸宗大慈悲手》乃是佛家無上掌法,其性陽烈,若貧僧度以部分真氣與你,當寒氣發作時,應能壓制一段時間。”姜雲恪一凜,惶恐道:“大師,您此舉萬萬不可啊!弟子身懷離陽神訣,待過得半月,所受傷勢便能痊癒,無須再讓你浪費多年苦修之力啊!”一念搖頭笑道:“修武之處,便是助人、強魄,貧僧乃佛家弟子,更當做度人度世之事,況且如今貧僧也年邁了,總不能將這一身內力也帶下黃泉吧,咯咯……”
姜雲恪心中熱流滾滾,道:“大師,弟子此生能逢上您,當真是前世修來的福。”一念只是笑一笑,道:“雖然佛家講究輪迴,可是貧僧卻不信,修佛乃是求個心安罷了。而且,你將行走江湖扶正黜邪,將貧僧這一身內力傳於你,也是件好事。你且坐下。”姜雲恪聞言坐下,一念和尚來到他身前坐下,雙掌貼近姜雲恪的雙手掌心,可見若隱若現的氣體自兩人雙手之間流動,漸漸流入姜雲恪的關元穴中,姜雲恪閉著雙目能明顯感到熱流在關元穴中堆積,最後溢滿又逆流而上,流過奇經八脈中。
良久過後,姜雲恪忽然一震,腦海中竟浮現出一道虛幻人影盤坐不動如山,倏然而動,金燦燦的佛光熾盛奪目,其中凝聚成九張巨大的佛手,沖天蕩地,翻江倒海,且耳邊傳來了一念大師的呢喃聲:“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姜雲恪不通佛經,不知一念所念經文乃佛家大乘佛法《金剛經》中“妙行無住”篇,此乃一念悟出《九佛歸宗大慈悲手》的綱要所在,復念幾遍,而姜雲恪腦中浮現的虛幻人影已消失,一念也停止了傳度真氣,面容略有蒼白之色,姜雲恪睜眼,關切問道:“大師您沒事吧?”一念搖頭道:“無妨,靜養一晚就恢復了。”姜雲恪回想適才腦中浮現的虛幻人影與其打出的九道金光佛手幻影,不住好奇問:“大師,剛才我腦中浮現了一人,與九隻巨大的佛掌,這是為何?”一念道:“此乃《九佛歸宗大慈悲手》招式,入你耳的經文乃是要訣,待你能動用內力時,便能施展這門絕學了。”姜雲恪一震,不知所言,當即挪動身子,於一念大師身前跪了下來,道:“大師,您這份恩德如山似海,雲恪永生銘記。”然後虔誠的磕了三記響頭,一念將其扶起,道:“你心性純良,日後多行善事,便是對貧僧最大的回禮了。”姜雲恪深深地點頭。
一念將一生幾十載的剛猛內力傳給姜雲恪,又將《九佛歸宗大慈悲手》傳教給他,此時體內僅剩微末內力,足以禦寒,有些虛弱的道:“雲恪,記住了這幾句話:‘靈臺不清六根堵,九苦歸一四空渡。茶前靜聽蒼生語,佛下拈花萬鬼浮’。人的靈臺不清明,則眼不視物,耳不聽聲,鼻不入氣,口不成言,舌不識味,身不能正,意不能堅。人生八苦能歸一,四大皆空,則其人得以佛渡。然要到八苦歸一、四大皆空,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