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中醫治療腦瘤(第1/2 頁)
連腦瘤具體位置都還沒有確定,就要做手術?
這風險性不是非常大嗎?
陸長清真的驚呆到了。
萬一手術失敗,那陳靜的父親豈不是死在手術檯上?
即使不死,到時做完手術,怕是也熬不了多長時間。
陸長清再次驚訝。
當然,以前陸長清就是學臨床專業的,在他看來,西醫治療這個,要麼手術,要麼化療和放療,但是,一般情況下,能夠做手術就是做手術,實在不行再透過化療或者放療,但是,生存率在五年以上的機率是非常小的。
除此之外,需要付出大筆費用。
即使現在有醫保報銷一大部分,剩下一部分,許多家庭還是無法支撐的。
以至於這樣的家庭,最後,人沒有了,錢也沒有了。
陸長清聽到張勤那邊還在說。
“長清,還要繼續打聽嗎?”
“不用了,麻煩你了。”
“不麻煩。”張勤那邊說道。
“先掛了。”
陸長清掛掉電話,看著窗外。
想了想,陸長清開啟電腦,檢視關於腦瘤方面的訊息。
在網上,能夠檢視到腦瘤相關詳細的資料。
腦瘤及腦轉移瘤又稱顱內腫瘤,是指生長於顱腔內的新生物。
顱內腫瘤分原發於顱內的腦膜、腦、神經、血管、顱骨及腦的附件,如脈絡叢、腦垂體、松果體等處的腫瘤,稱為原發性顱內腫瘤。
從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擴散而來的稱為繼發性或轉移性腫瘤。
其中原發性腦瘤佔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腫瘤的80%到90%。
椎管內起源的腫瘤約佔10%到20%。
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約85%見於成年人,好發年齡在30到50歲。
陳靜的父親陳偉鴻剛好四十多歲,正是好發期。
惡性的顱內腫瘤,在成人約佔全身惡性腫瘤的1.5%、居全身各惡性腫瘤的第11位;在兒童中發病率相對較高,約為7%左右,是僅次於白血病的第2種嚴重腫瘤。
其中以膠質瘤為多,約為30.4%,腦膜瘤、垂體瘤、神經鞘瘤、顱咽管瘤等依次減低。
成人大多為大腦的膠質瘤、腦膜瘤、垂體腺瘤、轉移瘤及聽神經瘤等。
兒童則多為小腦的星形細胞瘤,小腦中線的髓母細胞瘤,第四腦室的室管膜瘤,蝶鞍部的顱咽管瘤等。
西醫對顱內腫瘤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確,只是在個別的腫瘤中,其病因有一定的線索,如血管網狀細胞瘤有家族多發現象、推測與遺傳因素有關。
此外,有人認為外傷、放射線輻射、病毒感染、某些化學藥物等也有可能誘發顱內腫瘤。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議定,顱內腫瘤的組織學分類有,神經上皮組織的腫瘤、神經鞘膜細胞瘤、腦膜及有關組織的腫瘤、顱內原發的惡性淋巴瘤、血管組織的腫瘤、胚胎細胞瘤、先天性腫瘤、腦下垂體前葉的腫瘤、鄰近組織的腫瘤、轉移瘤及未能分類的腫瘤。
治療,一個是手術治療。
包括直接手術切除,以及姑息性手術。
還有就是放療和化療,免疫治療、加熱治療、光動力學療法、基因治療等等。
如果只是良性腫瘤,生存率還是比較高的。
陸長清在那檢視電腦的時候,孫逸鴻也在看著電腦。
在孫逸鴻看來,這個時代和千年前,甚至百年前相比,變化確實很快,像現在陸長清要找這些資料,在網際網路上很容易就查出來。
但是,孫逸鴻對於西醫的治療,他並不認可。
做手術切除,雖然古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