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兄友弟恭(第1/3 頁)
在宇文嫣暗暗嫉妒自己堂妹宇文雪在太子妃的授意下搶了這場東宮宴席的風頭之時,前院的情形倒是要好上許多。
太子楊智坐北而面南,左右依次分別是遼王楊復遠,秦王楊威,吳王楊洛以及尚未封王的九皇子楊寧。
太子殿下一如既往是那副一眼瞧著便讓人心底生暖的溫良面相,本就富貴無雙的貴氣,又天生一副英俊面貌,再配著除開永文帝外獨一份的黃色四爪龍袍。
眼角含笑,端起案上的御酒,面向遼王而說道:
“三弟,孤可是記得未就藩前最喜這長安九方珍,今日怎麼瞧著未有多用啊?可是孤宮裡的廚子做的不合胃口?”
楊復遠自然是故作惶恐的舉杯應道:“回太子殿下,臣弟就藩北寧,多於荒野領軍戍邊,已有三年不曾用此饕鬣,今日淺嘗些許,也記不清是不是那從前的味道了,故而未有多用,請殿下贖罪”
“自家兄弟何須如此,不合胃口,孤他日再覓一良廚,送去三弟遼王府便是”
“臣弟謝太子殿下恩賜”
言畢,與仍是笑意盈盈的太子一同用了滿飲了杯中之酒。
今夜之宴飲 ,三位封王的案上珍饈各有不同,遼王就藩北地,除去昔日最喜長安的九方珍,還有那北地兩盤的饕鬣,以及晉王府送來宮裡的貢醋。
秦王就藩西北之地,也是有那昔日在宮裡最喜的珍饈美饌,外加一些撫西衛的炙烤牛羊之肉。
吳王就藩東南平海衛,那甜食自然也是必不可少。
三王桌上之盤中佳餚,皆是太子昨日親自甄選,太子親自過問所備。為的便是讓這三位大寧的領兵親王可以用得歡愉些。
天家皇子,雖比不似尋常百姓家兄弟久別重逢後那些熱淚盈盈之舉,可也是一同長大,若除去些勾心鬥角之舉,又如何不能是鐵板一塊?
至於遼王養寇自重一事,首輔王太嶽在私下已經告知了平日在勤政殿與內閣一同視政的太子。
楊智自然是明白首輔想要藉此發難北地各道,除去遼王,那晉王,韓王兩位叔王在封地的“好事”恰恰就先王駕而入長安。
晉王大造宮室,韓王欺辱良民,強擄民女數人入府之事。沒有京中大員的授意,彈劾奏章如商量好了一般只隔了兩日便相繼入京。
身為東宮,也觀政兩年之久,楊智自然清楚暗處的謀劃,這從長安外遞來的“暗箭”,真正所指倒也不是這就藩多年的老王爺們,否則為何就藩南地的王爺無人彈劾,無非醉翁之意不在酒罷了。
還沒等楊智再多有遲疑,這楊威也舉起了酒樽,
“今日之宴乃是殿下恩賜,臣弟滿飲一杯,謝殿下恩典”言畢,一樽飲盡。
這楊威自小便與遼王楊復遠和先太子楊琪親近,就藩以後,也恪守兩王不相私會的朝律,回絕了兩次遼王與其在漠北草原相會之事。
對這楊復遠的“大志”,楊威自有自己的一番打算:是兄弟不假,可陛下是君,太子也是君,先有忠君之義,再論兄弟之情。
故而早年在長安城裡形影不離的兄弟二人,這兩日重聚長安,也一同住在八王府巷內,卻未曾有一言相交。
“四弟,孤也敬你一杯,塞外苦寒,三夷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若無四弟的狼騎遊弋在荒漠草原,如何換得來這長安西北千里的百萬生民的安定,孤雖身在東宮,也願替這百萬生民敬四弟一杯”
楊智又端起了剛剛才被侍女斟滿的酒樽,對向楊威。
可後者卻離座,褪去了少時在楊智面前那一番桀驁不馴的神色,俯首行禮道:
“殿下,臣弟既是大寧秦王,衛國安民便是臣弟的本份,這天下沒有秦藩的狼騎,唯有大寧的西北邊騎,殿下適才所言,臣弟五內惶恐,不敢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