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炸筒試驗(第1/2 頁)
第一百三十章 炸筒試驗
劉單笑著對張劍說:“子君,你聽聽,休昭對我大漢的兵部尚書人選要求有多高,必須文武雙全。”
張劍道:“陛下,臣以為董先生所言考慮周到。”
劉單又問董允:“那休昭以為何人做兵部尚書最合適?”
董允道:“臣以為子君將軍當之無愧。”
張劍忙道:“陛下,臣年輕識淺不堪當此大任。”
董允道:“子君將軍何必過謙?將軍當初科舉第一,陛下曾經說過,將軍當初那篇策論可媲美相國大人的《隆中對策》。之後陛下委將軍重任,參與收復雍州,又獨自領兵克復了北地郡和涼州,以將軍之大才足以擔任兵部尚書。”
張劍道:“臣所得的戰功皆仰賴陛下天威,臣並沒有什麼功勞可言。”
劉單擺手道:“朕以為休昭所言極當,朕知道子君你志在征伐天下,但治理軍務也是要緊之事。這樣吧,朕命你為兵部尚書,命姜維姜伯約為兵部左侍郎,你率軍出征在外時讓姜維代替你主掌兵部事務,如何?”
張劍無奈,只好謝道:“臣謝陛下信任。”
劉單道:“那先這樣定了,等相父凱旋之時朕再和相父商議。還有,侍中一職你們覺得還有必要儲存嗎?”
董允道:“侍中一職本屬加官,有此官銜者可直接向陛下奏議,臣以為還是應該保留,只是人數應當予以限制,臣以為不超過八人即可。”
劉單點頭道:“既如此,仍然保留。累了,你們先回府休息吧,子君明日晨時進宮,朕有事和你商量。”
於是二人跪安出宮回府,不提。
次日清晨,劉單換上了戎裝,待張劍進宮後,帶著夏侯忠、張劍、張正及一干禁軍抬著東西出宮來到距長安以北五十里地的草原上。
張劍等人不明所以,也不敢貿然詢問劉單。
到地方後,劉單命從人將帶來的東西拿了出來,張劍一看原來是硫磺、火硝和木炭,還有些細繩和竹筒。
劉單道:“現在相父正集中力量討伐豫州,但那裡現在防禦有備,恐怕難以短時間攻克。朕想調集大軍東克函谷關,然後進兵澠池直搗洛陽,現已徵調益州、南州大約兩萬人馬,加上長安駐軍及新招募計程車兵大約有五萬多人。奈何函谷關易守難攻,張合守衛有方,朕就想有沒有其他方法能破關。這段日子忽有所想,正好今天前來試驗一番。”
張劍道:“陛下所帶來的這些東西都是引火之物,您是想發明新的對敵工具?”
劉單道:“朕的想法是將硫磺、火硝、木炭這三種引火之物全部搗碎,按照比例灌入這些小竹筒中,然後放置細麻繩作為引線,將它點燃看看威力如何?”
張劍問道:“可這三種東西放多少為好呢?”
劉單笑道:“這就要嘗試下了,比如將竹筒倒滿是十分的話,先將火硝倒一分,硫磺倒一分,木炭倒八分,然後將引線做的長些試驗看看。”
於是從人按照劉單的想法試驗了下,只聽砰的一聲就沒動靜了。
劉單知道失敗了,苦笑了下,又重新配置比例,改成三、三、四,這次倒是炸了,竹筒被炸的四分五裂,火星還迸發出來差點釀成火災。幸得從人及時撲滅了火源,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劉單再調整比例,最後試驗到火硝四、木炭二、硫磺一的比例時才達到了劉單心中的理想狀態。竹筒在點燃引線之後會有五秒鐘的等待時間然後爆炸,雖然爆炸的程度不是最具破壞性,但已完全足夠。看來任何東西都不是做到十分才完美的,留有三分餘地給了時間上緩衝的時機。
劉單很高興,也怪他平時上物理、化學課不認真,所以才需要試驗那麼多次,如果換他同學張超來估計早就試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