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秦宓展才(第1/2 頁)
散朝後,諸葛亮未及處理公務,急匆匆地趕赴驛館看望張溫,當晚又在丞相府大擺筵席款待,蜀漢的重臣基本全部到場。又命幾位文臣陪伴張溫到益州四處遊覽,見蜀漢君臣對自己如此禮遇,張溫不覺間有些飄飄然得意忘形了。
數日後,張溫告辭返回東吳,諸葛亮又大擺筵席為張溫送行,群臣皆至,唯有秦宓未到。
這個秦宓,字子敕,是廣漢綿竹人。其人小時候就以才學聞名於本州,此人很有個性,曾屢次拒絕劉焉和劉璋的任命。後來劉備稱帝準備東征孫權,秦宓站出來反對,劉備在大怒之下準備處斬秦宓,是諸葛亮等大臣求情才被下大獄保了條性命,後來被贖出牢房。
劉單繼位後,諸葛亮命秦宓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此次張溫來蜀,群臣都對他很禮遇,但張溫慢慢開始展現出驕態,秦宓很不爽,所以告別宴他不想去。諸葛亮卻一次次派人催他前往,秦宓這才勉為其難去赴宴。
秦宓還沒到,張溫不爽了,他想:“我回東吳,連丞相諸葛亮都來了,這個秦宓是什麼人竟然不來藐視我。”於是他問諸葛亮:“秦宓是誰呀?”
諸葛亮說:“益州學士。”
說著,秦宓到了,打眼一看,張溫和諸葛亮並肩坐在上首,他更不爽了,向諸葛亮行了禮後,到位子上坐著,自顧自的飲酒。
張溫自然也不高興,決定向秦宓發難,於是開口問:“秦宓先生,聽說你是益州的學士,想必是很有才學的。”
秦宓看了他一眼,心想這小子是來向我下戰書的,不知死活的東西,看我怎麼挫你銳氣。於是答道:“我大漢的小童子都很有才學,更何況我呢?”
張溫說:“那倒要請教了。請問天有頭嗎?”
秦宓回答:“有”。
張溫問:“頭在什麼方位?”
秦宓回答:“在西方。《詩經》上說:‘乃眷西顧。’以此推論,頭在西方”
張溫又問:“天有耳朵嗎?”
秦宓回答:“天處高而聽卑,《詩經》上說:\\u0027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u0027如果沒有耳朵,怎麼聽呢?”
張溫問:“天有腳嗎?”
秦宓回答:“有。《詩經》上說:\\u0027天步艱難,之子不猶。\\u0027如果天沒有腳,那怎麼走路呢?”
張溫又問:“天有姓氏嗎?”
秦宓回答:“豈能無姓?”
張溫問:“姓什麼?”
秦宓回答:“姓劉啊,天子姓劉,天必定也姓劉。”說罷哈哈大笑。在座群臣也都大笑,就連諸葛亮也忍不住拿白羽扇遮住臉龐微微一笑。
張溫不甘心,又問:“太陽出生於東方嗎?”
秦宓回答:“雖生於東而沒於西。”
由是,張溫詞窮,對秦宓的才華十分欽佩。諸葛亮對待他仍然十分厚待,張溫很高興的返回東吳。
翌日清晨,大政殿。
劉單坐在寶座上傳命張正宣旨。
張正拿起詔書後,大聲說道:“陛下有旨,尚書鄧芝聽旨。”
鄧芝忙上前跪下聽旨。
張正宣旨道:“聖旨,大漢皇帝令:尚書鄧芝赴吳結盟有功,加封為揚威將軍,欽此,建興元年八月初六日。”
鄧芝行禮道:“臣謝恩領旨。”
劉單問:“眾愛卿還有事嗎?無事退朝。”
群臣退下,劉單來到崇政殿觀閱諸葛亮呈上的奏章,每份奏章的最後諸葛亮都寫了處理意見,劉單基本上都按照諸葛亮的意見裁可。很少見的劉單有和諸葛亮意見不相同時他也會召見諸葛亮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告知諸葛亮,雙方互相贊同後才由劉單裁可發到尚書檯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