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昔日秘聞(第1/4 頁)
“八千多年前,神都洛陽大明宮中坐著的還是那位聖神皇帝,誰料神龍元年,爆發了五王政變,鳳閣侍郎張柬之等人擁立皇太子李......額,廬陵王為君,誣稱聖神皇帝的男寵—麟臺監張易之、司僕卿張昌宗謀反,率領禁軍誅殺了張易之、張昌宗,而後包圍集仙殿,逼迫聖神皇帝退了位。”
“武曌?”
看見秦翕如此大膽,屢屢直呼至尊名諱,鄒伯良不禁捏了一把汗,苦笑著答道,“正是,聖神皇帝退位後將帝位禪讓給廬陵王,也就是後來隕落的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隕落了?”
“沒錯,其後韋氏毒殺而死。”
“用毒?毒殺一位至尊?”
感受到秦翕狐疑的目光,鄒伯良拱了拱手,示意自己並無隱瞞,“我會初得此情報時,也無法判斷其正確與否,後經過探查,應是無誤。據家中閣老推測,這位韋后用的應是洗基魔散,此物若是不細細辨別,與那固本培元的無色寶散毫無區別。廬陵王常年服用此魔散,導致本源法則矇蔽,氣海基底缺漏,一潰而散,毒發身亡。”
聽到這,秦翕目光有些呆愣,“這未免太過兒戲了。”
“據情報所言,韋后應是與其女安樂公主一同謀劃而成。”
“後來呢?”
“廬陵王隕落後,韋后立溫王為帝,欲效法聖神皇帝,然而這時相王的兒子臨淄王,也就是當今的唐皇站出來了,他打著“誅諸韋以復社稷,立相王以安天下”的旗號搶先發動兵變,殺死了韋后及其黨羽。”
“韋天應就是出自韋氏一門?”
“正是如此,韋尚書才會被下旨批捕。”
一霎間秦翕恍然,隨後似又有不解的問道,“距唐皇登基已經過去多久了,這幾千年裡韋天應一直在潛逃?”
“帝子有所不知,諾大的李唐共劃分為十五道,每一道內都有顯赫的家族勢力,而韋尚書所出身的京兆韋氏更是顯赫中的顯赫,與另一家京兆杜氏號稱‘長安韋杜,去天尺五。’ 而這作為八望之首的京兆韋氏自然不是那麼好動的,因此唐皇上位後大力推行清明政治,重用寒第,打壓門閥,幾千年算是有了成效。”
“八望沒了?”
“自然不是。”鄒伯良訕訕的答道,“八大望族上與廟堂相連,下與各地百官豪紳相洽,又是境內頂尖的勢力,唐皇自然是不敢真正閘除的。”
“那為何偏偏韋天應如此狼狽?”
“韋尚書出自韋氏韋玄貞一脈,那韋皇后是韋玄貞的女兒,因此韋尚書自然受了謀逆的牽連。六千年前唐皇初登帝位,根基不穩,打造開元盛世無法缺少韋氏的幫助,自然不會大動干戈。六千年後距今的六百年前,唐皇見政治卓著,境內歌舞昇平,一片安定之意,便改年號為天寶,趁勢對韋氏揮下了屠刀,其先後秘密調離截殺韋氏多個重要人物,最終於興慶宮下了一道抄家的聖旨,韋氏自此一蹶不振,跌落至八望之末。”
“好手段。”
聽著這昔日秘聞,秦翕笑了,他算是發現了,不論勢力的大小人物的尊貴,這其中的勾當是一點都不少。
一旁的丁少卿也聽的頗為認真,顯然是也不知道這個秘辛。
“自我來到這四大王朝之首的大唐,就沒少聽說‘開元盛世’四個字眼,不知鄒會長如何看待這萬人歌頌的煌煌大世?”
將這個問題丟擲,秦翕站起身,走到茶室中間觀賞起那用清泉氣、碧玄石壘造而成的假山。
將他的動作盡收眼底,鄒伯良微微嘆了口氣,斟酌道,“伯良之拙見難登雅堂,帝子想聽,伯良便說上一二。”
“開元盛世是建立在貞觀、永徽之治的基礎上的,非唐皇一人之功;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四位宰相亦俯身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