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何去何從(第1/2 頁)
以邵榮為首的一眾將領,並未給朱元璋挽留的機會,當日正午,眾人便各自帶著部眾離開了。
“氣煞我也,氣煞我也!等著瞧,將來本帥捲土重來,遲早有你們後悔的一天!”
眾人走後,朱元璋命親兵隊長俞本仔細清點隊伍,發現自己的手中,只剩下一萬八千多名士兵了。
並且這一萬八千人裡,有一萬五千多人,還是當初被強行裹挾來的,並不是真心想追隨朱元璋,只是他們還沒有想好要去哪裡,所以才暫時選擇留下。
朱元璋為此心中越發憤懣。
“俞本,讓你的人盯緊些,別讓這幫新兵找機會逃跑!誰再敢當逃兵,格殺勿論!”
為了保證剩下的一萬多人不再散夥,朱元璋別無他法,只得私下裡找來俞本,暗中囑咐對方,替自己盯住隊伍中的新兵。
俞本嚥了口唾沫,心知這個任務註定不會簡單,但一向習慣了服從朱元璋命令的他,還是下意識地拱手道:
“末將遵命。”
接下來的數日,朱元璋,領著俞本等部下,以及殘存的一萬八千士兵,在餘干縣周邊大肆搶掠後,立刻啟程向西,繼續開始逃亡。
不逃不行啊,朱元璋心裡比誰都清楚,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刺郭洺,要是當真落到對方手裡,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要自己留下來幫陳友諒打馮國勝?別開玩笑了,就算打贏了又如何?郭家軍的主力近在咫尺,隨時都可能追到面前,就算真打贏了馮國勝,能不能及時消化掉勝利果實都不好說。
搞不好被人來個甕中捉鱉,那可就什麼都完了。
…
饒州路,德興縣。
郭洺統率四萬郭家軍,沿著朱元璋、陳友諒逃跑的蹤跡,一路追到了此處。
“臣汪廣洋,拜見國公大人,聽聞國公大人率天兵駕到,臣不敢怠慢,已備下官邸和酒宴,為國公大人和諸位將軍接風洗塵。”
話說這饒州路德興縣一帶,早在半年前就已被郭家軍攻佔,德興縣當地的縣令,名叫汪廣洋,本是元朝進士,後來見元朝江河日下,於是主動投靠了郭家軍,並被中書省平章李善長委任為德興縣縣令。
聽聞郭洺率領大軍殺至此地,汪廣洋又驚又喜,為了給郭洺留下好印象,趕忙命人殺豬宰羊,開城迎接。
郭洺對汪廣洋這個名字非常熟悉。
歷史上,此人曾給朱元璋當過丞相,因為他是個官場油條,平日裡能不得罪人就儘量不得罪,因此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後來“胡惟庸案”爆發,朱元璋趁機將他定為亂黨,旋即賜死。
說起來也真是夠倒黴的。
“汪縣令,前幾天本國公收到線報,說朱重八、陳友諒的大軍,正在樂平縣與馮國勝激戰,果有此事麼?”
德興縣縣衙,郭洺戎裝未解,端坐正中,和顏悅色地向汪廣洋問話。
“回國公大人的話,據臣所知,如今樂平那邊,只有陳友諒的數萬兵馬,並無朱重八的人。”
汪廣洋聞言,趕忙一五一十,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聽說那朱重八原本也派遣了五萬士兵,準備支援陳友諒,不過後來朱重八麾下有個叫邵榮的將領,與朱重八反目成仇,帶走了大量兵丁,不知道是不是準備自立門戶,反正原來被朱重八派去支援陳友諒的那幫人聞訊,沒多久便作鳥獸散了。”
“哦,那這麼說,朱重八現在身邊沒幾個可用的大將了?”
得知朱元璋眾叛親離的訊息,郭洺心中有些意外的同時,也不由得暗暗欣喜。
果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看來老天爺還是長眼睛的。
擺了擺手,郭洺示意汪廣洋退下,隨後把吳弛喚到近前,開口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