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爭論(第1/2 頁)
“呵,真是個孩子,給這麼幾個雜兵就開心成這樣了。” 曹林目送步驚鴻開心地離去,冷笑了一聲。 “可別小看了孩子,有些時候,孩子也能給咱們驚喜的。” 潘椋看了他一眼,對他的言語並不認同。 “哈哈,大帥不會真的認為憑這小子加上一百名不如新兵的雜兵,一個月的時間能做出多大的成績來吧? 我看,大帥恐怕是心懷善意,覺得這小子年紀那麼小,上了戰場若是死了未免有點可惜,故意把她支開的吧?一個月的時間,都夠咱們打下蠻狗幾座城了。 不過是一個小孩,既然大帥願意放他一馬,本將軍自然也無異議。這個面子,定是要給潘帥的。 不過,本將軍還是想說一句,奪回燕雲十六州,是聖上心中最大的願望,這個任務,才是咱們東路軍目前最應該做的事。 兵貴神速,就是要搶在樓國發現之前儘早奪回那些城池,越快越好。 若大帥一味地要求等待,屆時可別怪本將軍不受帥令,直接領兵出擊了。” “曹林,聖上的旨意是,讓我們先等一等,切莫著急,待另外兩路軍到達預定地區後,再聯合他們一起進攻,三路軍相互配合,萬萬不可心急冒進,以免被蠻軍切斷了咱們東路軍的後路。” “聖上的旨意固然要聽,但大帥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難道還不知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道理? 機不待人,倘若時機允許,自然是越快出兵越好。等待的時間久了,樓國的探子一旦發現了咱們的動向,樓國的大軍就會有所準備。到那個時候,興許咱們早就錯過了最佳時機。 本將軍手下還有很多的軍務,這就先回去了。” 曹林說罷,起身微微低頭示意了一下,轉身就走。 動作幅度過大,披在身上的狐皮大麾甩出一個帥氣的弧度,帶起一股冷風直撲其他三人而去。 他對於這次的北伐十分重視,若是他能奪回燕雲十六州,回京後,他的聲望定能超越當初的黎老將軍,成為大慶民眾心目中新一代的戰神。 這位齊國公,年歲已大,在所有京城貴胄心中,潘家早就失了勢。不論慶元帝在潘椋身上加諸再多的頭銜也沒用,等潘椋一死,那些頭銜都會盡數被收回。 唯一的兒子葬身戰場,後繼無人,是齊國公最大的痛腳。 一個連兒子都沒有的老國公,對比他這個年富力強的新晉大將,孰輕孰重,慶元帝心中自然是分得清的。 所以,他如今還肯坐在這裡恭敬地稱呼他一聲大帥,那已是給足他面子了,哪怕他一點面子也不給,潘椋也拿他沒辦法。 此次的東路軍,他才是主將,那個離開戰場已近十年的老頭子,有什麼資格在他面前指指點點。 他雖是代聖人出征,可即便是聖人親至,若是遇到特殊情況,他也可以先抗旨再請罪,只要能帶回足夠的軍功,其餘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那個什麼步校尉年紀小不懂事,到了戰場上,殺蠻子才是最重要的,帶兵剿匪算個什麼好事,虧他還笑得那麼開心,真是愚不可及。 剛才還誇他腦子靈活,一轉眼就露了蠢,果然還是見識太少,幾句話就被忽悠了。 曹林走後,中軍帳中的三人久久不說話。 最後,還是周奎先打破了沉默: “大帥,曹大將軍這般迫切地想要出戰,到底是在想什麼?他難道不知道,此次北伐是絕對不容有失的,不論哪一路軍遭到重創,對大慶來說都是極大的損失。” “想什麼,想立功,想越過咱們一頭,想證明自己能幹,他心中一直拿當初的黎老頭做攀比,覺得黎老頭能被大家譽為戰神,他也能。 可是他不知道,黎老頭當初有多麼不願意當這個勞什子戰神,正是因為這個稱號,讓他們黎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遭人嫉恨,被人揹刺,一家七口魂歸他鄉。 曹林啊,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後面這幾日,你們倆得做好心理準備,以曹林急著立功的心情,很有可能會早早安排你們出征,你們能拖就拖,實在不能拖,那隻能盡力保全大軍的實力,有任何不妥,及早撤離。” “喏!” 周奎應了一聲,高彥則是點了點頭。 “行了,不早了,你們倆也別在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