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外祖的教誨(第1/2 頁)
秦川沉默片刻後,說了一句: “屬下想先回雄州,徵求一下步將軍的意見。” “你是怕驚鴻不答應?” “那倒不是,只是,屬下畢竟是步將軍的親衛,且他一直將屬下視作親人,屬下想先聽聽他對此事的看法。” 潘椋點了點頭: “也好。” 早膳後,秦川揹著一包裹的信件踏上了返程。 待他離開之後,潘椋將自己與秦川的一番對話告訴了潘大娘子。 “公爹,您竟然知道此事。怪不得你那日會邀請他來家中吃飯。您昨夜特意安排的那頓酒宴,怕是也帶著深意吧。” “哈哈哈,酒品見人品,一個喝得爛醉還能不失態的男人,本性上已能經得住考驗。” “這倒是。那看來,阿黎這事,已經成了一大半了。” “嗯,他說自己想回去聽聽么兒的意見,他卻不知道,這事正是么兒為其做得謀劃。” 此時的雄州大營中,步驚鴻與外祖正在營帳中討論太子之事: “外祖,我收到太子傳來的飛信,稱他如今暫代了京畿府衙的府尹一職。” “哦?這京畿府衙的府尹,此前不是王實仁嗎?他還是秦王的妻舅,這府尹位置坐得好好的,怎會輕易給太子讓位呢?” “噗呲~外祖您有所不知,這事啊,還有秦川一份功勞在呢。” “此話怎講?” 步驚鴻繪聲繪色地將太子告知他的整件事描述了一遍,聽得黎錦榮眉角直抽抽。 “這王實仁也太不像話了,縱使有秦王做後盾,做事也不該如此糊塗,不過這其中,定然有其他人的手筆,若不是有人藉機將事情傳到太子的耳朵裡,恐怕這王實仁也不至於那麼輕易倒臺。 我懷疑,這裡面有你祖爺使的一份力。 不過,太子這一回,幹得十分漂亮。也算從秦王那扳回了一局。” “外祖,我不明白,太子既然身為太子,怎麼還能去做府尹呢?” “太子為何不能做府尹呢?當初聖上在坐上那個位置之前,也曾做過數年的京畿府尹。 在聖上眼裡,京畿府尹這個位置,對於皇子是很好的歷練。 而且京畿府尹,是整個京城的父母官,在這個位置上作出任何功績,都能很輕易被百姓看到。 而太子如今,需要的正是民心。 他本就以心善聞名天下,然為君之道,僅有善是不行的,要善惡並舉,剛柔並進,處事公正,不偏不倚。 若是他能真的在京畿府尹這個位置上坐穩,那他的太子之位,應該也就穩了。” “嗯。外祖,您後悔嗎?” “後悔什麼?” “原本,您和祖爺,都是中立的,只忠於聖上,不會提前在幾個皇子之間站隊,可如今卻因為我,不得不站到太子的隊伍裡。” “傻話,咱們如今依舊算是中立,太子是什麼身份?聖上親立的繼承者,只要他今後不做任何出格的事,他坐上那個位置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咱們既沒有幫著其他幾個皇子爭權奪勢,也沒有幫著太子做什麼大逆不道之事,怎麼不算中立呢? 即便你如今與太子交好,可若是某日,太子當真作出了禍害大慶百姓的事,你還會義無反顧地站在他這邊嗎?” “不會。” “所以啊,咱們身為邊境軍,首先要做的是護好百姓,護好大慶的邊境,朝堂上的那些紛爭,在沒有燒到咱們頭上的時候,誰來拉攏都不必理會。當然,防人之心不可無,也不可過於直白,以免落入敵人的圈套。 太子這次的勝利,即便這中間有你祖爺的手筆,他也一定不會讓人知道,甚至於連太子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若是咱們表現得太過明顯,恐怕還沒等到太子長大繼位,就已經被聖上盯上了。 你如今常與太子有飛信往來,此事,瞞不過聖上的耳目。畢竟,那位馴養飛鷹的阿里郎,正是聖上賜給太子的。 我不知道太子每一封信的內容,聖上是否都知曉,但你的回信,一定不要寫任何與你的身份相關的事,也不要與太子談任何的機秘事件。 類似這次太子告訴你的事,你只需表達你已知曉便可。 萬萬不可在其中加上過多的讚譽,更不可故意貶低他人。” “那……太子難道不知道,那個阿里郎是聖上送給他的人嗎?他為何還要將曜送給我,還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