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第1/2 頁)
&ldo;而三綱五常,則是被兩朝前的董姓官員,根據男性和統治者的利益,提倡所謂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唸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又因他這個理論對統治者和男性群體極為有利,為此,此言被列入讀書人的教材之中,被各朝統治者和廣大讀書人奉為聖典,依我之見,提出這個言論的人,不僅不值得人敬仰,反而應該受萬世唾罵。&rdo;
&ldo;試想,一個人,乃到一個國家,盡其所能的捧男性,貶低女性,提倡人一味的愚忠愚孝,即不管君王是對是錯,臣下都不能指責,父母不管有理沒理,子女都要一味的依從,這樣不分是非,一味禁錮人思想的社會,還有什麼發展前途可言?&rdo;木君璇淡淡的掃了陳尚收一眼,一臉平靜的介面道。
&ldo;放肆!&rdo;她此言一出,不僅陳老尚書被氣得鬚髮亂顫,嘴唇哆嗦,殿中許多文臣武將亦控制不了心頭怒意,齊齊轉目朝她放聲怒喝。
第一百三十七章、殿辯(下)
&ldo;喊什麼?有理不在聲高,難道只因我說了一句實在話,觸到了諸位的痛處,諸位大人就準備放聲怒吼,群起而攻之?陛下剛才已經說了,朝堂論理,自然是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據,有典可依,就沒有什麼不能說的。&rdo;
&ldo;所謂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所言不外乎臣要順眾君,以君為綱,無論君王對錯,都不能直接指責,子要順從父,以父為綱,無論父母有錯無錯,子女都要無條件順從,妻要順從夫,以夫為綱,不管夫君了幹什麼,作為妻子的都要維護他的臉面……&rdo;
&ldo;這種明顯是非不分、邏輯混亂的理論之所以會受到你們這些讀書人和統治者的追捧,不過是正好滿足了你們男性心裡的虛榮和陰暗,讓男性可以更好的利用這個理論來滿足自己的私慾罷了,試想,君不明,臣如何以他為綱?父母不慈,不講道理,子女如何一味順從?&rdo;
&ldo;男人貪花好色,四處尋花問柳,妻子不僅不能責難,為顯示賢良,還得努力幫他遮醜,幫著納妾,而女子大凡有半點不檢點,就應受萬人唾罵,大家都是人,世人對他們的要求標準卻完全不同,這哪一點符合人倫情理?你們都是飽學之士,難道真的不懂這妻妾一多,家宅就亂,庶出子女一多,家裡的爭鬥就會永無休止?&rdo;
&ldo;有權有勢的男人,佔駐了太多的女性資源,就會導致很多無權無勢的男人,根本娶不到妻子,成年男子無妻,不僅會直接導致社會人口銳減,還有很大的社會隱患,而過度的揚男性地位,貶低女性,就會導致許多有家只想生兒子,不願生女兒,又會導致男女比例失調,根據這幾點來看,這夫綱理論,除了用來禁錮女性思想之外,滿足男人慾望之外,還有什麼好處?&rdo;木君璇的目光緩緩從那幾個喝斥的人臉上掠過,冷冷的盯著他們開口道。
這幾個被木君璇盯著的人,無端覺得通體發寒,有心辯駁幾句,卻感喉嚨發乾,一個字都吐不出來,倒是被噎住的陳老尚書經過這段時間的緩衝,終於緩過神來,他一回神,便用手指著木君璇,哆哆嗦嗦的瞪著她開口:&ldo;你,你,你簡直斷章取義,胡攪蠻纏,不可理喻!&rdo;
&ldo;君綱的形成,是因國有君,才能成國,才能形成完善的社會體系,同時,也沒人說君有錯,臣不能指出,只不過不應該太過直接的駁了君的面子,讓君面無存,試用,一個為君則,一旦失了臉面,又如何統御群臣和百姓?&rdo;
&ldo;至於父綱,子女的生命本為父母所給,子女又怎能違背父母?即便父母有不對之處,也只能婉轉迂迴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