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第1/2 頁)
&ldo;這京城裡頭,要說八卦事,那可多了去,真要細說起來,幾天幾夜都說不完,咱就說說近年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兩人吧,其中一人乃當今兵部尚書,十一年前的探花郎,另一人則是太子府的良娣蘇慈。&rdo;白老闆端起泡好的茶水,輕輕抿了一口,這才接著往下道。
第一百二十章、京城八卦(下)
白老闆說到這裡的時候故意停了下來,他不愧是骨灰級的八封能手,不僅打探訊息的本事一流,講故事的本領亦不比那專業說書先生差,這不,他語意一停,木君璇就忍不住揚眉朝他望了過去,意思很明顯,你丫得倒是趕緊說啊,停在這算怎麼回事?
&ldo;這兩人一個是才貌冠絕京都十餘年的探花郎出身的尚書,一個是今年剛入太子府的良娣,兩個風牛不相及的人,卻同時成為了京都最熱門的八卦話題人物,你可知為何?&rdo;無良的白老闆無視木君璇責備的目光,反而笑眯眯的看著她反問了一句。
&ldo;不知,還請白老闆解惑。&rdo;木君璇已經摸清了這傢伙的本質,順著他的話介面道。
&ldo;這事說起來,和你有很大的關係,這位探花尚書姓林,出自一門六進士,父子雙探花的清風郡林家,他十七歲高中探花,相貌人品在同輩中幾乎找不到與能比肩之人,當時整個京都的未婚少女幾乎都為他痴狂,可讓人所料未及的是,他高中後不僅沒有與京都任何一家貴女結親,也沒有留在京城,而是自請去了大齊北境最貧窮的一個縣做縣令。&rdo;
&ldo;他在那裡呆了六年,六年後,兩任期滿,那個貧窮落後的小縣城在他的治理下一躍成為北境最富有、治安最好的縣,待政績傳到御案前,本就對他頗為喜愛的天子一張調令將其調回了京城,他回京之後,選了一個五品員外郎家的女兒做了妻子,隨後進入兵部。&rdo;
&ldo;他進入兵部,摸清皇帝的喜好之後,很快對兵部針對性的提出一系列的改革策略,這些策略和方針與豪門之間的利益有一定衝動,卻不算嚴重,加上他提出的這些方針背後承載著皇帝的意志,各豪門也不願為這不大的利益正面與皇帝扛上,推行的改革方案基本沒遇到什麼大的阻擾,很快見效。&rdo;
&ldo;不過三年時間,軍隊的整體實力,和兵部的做事效率,就提升了一個臺階,皇帝在朝野間的聲望也提升了一大截,頗為愛惜羽毛的宣和帝對一力促成此效的林探花自然滿意得不行,恰好就在這個時候,原兵部尚書的年紀到了,致仕告老還鄉,皇帝便破格將林探花提拔為兵書尚書,那一年,林探花剛剛二十六歲。&rdo;
&ldo;林探花為官和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全然不同,他喜歡幹實事,行事作風又極為強硬,對於他出任兵部尚書一職,朝中是有許多人反對的,可這回皇帝鐵了心要提拔林探花,再上林家也不是吃素的,一番較量下來,朝官敗北,林探花順利接掌兵部。&rdo;
&ldo;他成為兵部尚書之後,就在大家以為他接下來會大刀闊斧的繼續改革兵制,整頓軍隊的時候,林尚書卻突然鳴鼓息兵,行事變得很中庸,自中探花開始,就一直是京城話題人物的林尚書逐漸沉寂下去。直到今年開朝,你以一已之力剿滅了連雲十八寨的事傳回帝都,他再次展露鋒芒。&rdo;
&ldo;今年開朝之後,朝堂上討論連雲十八寨一事,在堂的文武百官一致認為皇帝應該儘快下旨,拿你入京問罪,唯有林尚書,這位才幹卓著,行事雷厲風行,但一向極為擅長揣摩皇帝心意的人,為了這件事首次在朝堂上公開和皇帝槓上。&rdo;
&ldo;他不顧滿朝文武和皇帝意願,舌戰群雄,認為此事不僅不應該問你的罪,反而應該公開嘉獎,那連雲十八寨不管私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