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先禮後兵(第1/2 頁)
次日黃昏。
陳明煜剛結束了一天的集中學習,回到住處,用過晚飯,便立刻開始看今日的報紙。
只掃了一眼頭版頭條的標題,便大驚失色。
頭版頭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北看!
副標題:聖天子決意御駕親征
陳明煜心中萬分震驚,皇帝竟然玩這麼瘋?北伐本就出人意料,如今還要御駕親征?
這要是有個閃失,怕不是立刻便要社稷動搖?
他覺得有些不對,當即掃了一眼頭版全版,果然在頭版頭條正下方看到了又一件大事:
聖天子加冕立儲,百官宣誓效忠!
陳明煜看到“十三皇子姬泰北”幾個字,感覺極為荒謬,前幾日那位十三皇子還被明相拿捏得顏面掃地,怎地忽然搖身一變就成了儲君?
幸虧先前沒有什麼怠慢之舉。
新科進士中豈不是要有許多人悔青了腸子?燒冷灶的視窗期一閃即逝。
陳明煜這才恍然,那日陳傳行所說的“只要明相還肯管你,就還有希望,若是明相理都不理你,你就自求多福吧”,原以為只是安慰新科進士不要對前程過於擔憂,沒想到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明相可是出了名的譜大,原來四龍奪嫡格局中的幾位皇子都是半分顏面也不給的,當真是理都不理、自求多福。
果不其然,幾位皇子都被強行就藩了,那叫一個淒涼。
第二版還附上了宣誓效忠儲君的重臣名單,大朝會參會的,一個不落。
日後誰要是敢生出別樣心思,就把報紙拿來給他上墳,多少能有些震懾力。
自從有了報紙以後,轉腚就不認賬肯定是不行的。
頭版右上角,那個極容易出大事的地方,有一篇非常簡潔的小短文:
維護大一統 人人有責!
自太祖廓清海內、一統九州、分郡立縣以來,大一統之格局業已形成。維護大一統之格局,乃天下人共同之至高利益,乃九州生生不息之至根本,是以天下人人有責。
歷史的問題有歷史的原因。朝廷深刻總結過往施政之得失,願以最大之決心、保持最大之定力、拿出最大之誠意,化解過往之糾葛,廣納九州賢才共治天下,唯願天下賢達能放下既往之成見,共襄盛世良治。
通篇全是好話,也句句在理,朝廷姿態之低人所共睹,用心之良苦昭然若揭,牢牢佔據著大義名分。
可讀在陳明煜嘴裡、聽在耳裡、思在心中,卻是不由結結實實打了個寒噤。
良久,陳明煜才看向頭版右下角那個最小的豆腐塊。
主標題:除舊佈新 國立四相
副標題:朝廷罷黜三公府 改立中書內閣
中書內閣以宋九齡為首席相國,趙廣義為次席相國,李鎮元為兵事相國,姜雲逸為相國。
改太尉府為司馬臺,以大司馬主之;
改御史府為御史臺,以御史中丞主之;
“陳老爺,有熟客來訪。”
陳明煜正恍惚間,聽到會館雜役小心通報,不用問也知道,大概又是李靈甫來了。
這傢伙一直對他糾纏不休的,不過水平是真的好,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
進門之後,李靈甫開門見山地道:
“明煜兄,聽說昨日大朝會,陛下許了明相一個東郡守以為外援,可明相卻點了丹陽郡守吳成雄,還說,若是吳成雄不來,便以九卿乃至相位聘之。”
陳明煜聞言如遭雷擊,吳成雄若是敢來,自是要任朝廷拿捏,可若是不來,朝廷便算是仁至義盡...
李靈甫嘆息道:“朝廷拿出這般大的誠意聘之,那吳郡守若是還不來,怕是隻剩下稱病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