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半工半讀(第1/2 頁)
八月二十八日。
洛都下了一場秋雨,瑟瑟寒氣已經十分明顯。
一大早,陳星便領了二百份報紙去兜售。前些時日一直洋溢在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因為滋潤的好時光也一去不復返了。
從夏末以來,糧價便一直在漲,而今秋糧陸續入庫,仍未降下來。尤其是前幾日糧價忽然跳漲了三錢,每日賣報紙的錢至多能買一升米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隨著新鮮勁兒消退,科舉又結束了,大批士子開始返鄉,報紙也漸漸滯銷起來,只有登載大訊息時才好賣些。
越是如此,他越是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營生。糧價飛漲,爹一個人做苦力根本填不飽一家四口的肚子了。
黃昏,陳星好容易推銷完今日的報紙,領到了二十錢的酬勞,去糧市買了一升糙粟米。
回到家中,將糙粟米倒進米缸,又將剩下的兩個錢交給母親存著。
“有先生來教書,明日你去坊正那裡看看。”
聽母親這般說,陳星吃了一驚:“娘,讀書要好多錢的吧?”
“說是不要錢,每日念一個時辰書,剩下時間要幹活,你只管去看看,若是真不要錢你便讀著。”
陳星皺眉道:“娘,那報紙怎辦?”
母親咬了咬牙道:“你若真能讀書,這報不賣也罷。你十二歲了,再不讀,以後也沒得機會了。你妹妹又是個沒啥用的女娃子。”
次日,陳星並未去尋坊正,而是去領了文華報來賣,這文華報最近反倒是比大週日報更好賣些,好像是許多大讀書人在上面吵得厲害。
肯定是吃飽了撐的。
回到家中,母親一番盤問,得知他不曾去尋先生唸書,便將他臭罵了一通。
次日一大早,陳星便來到老坊正那裡,但先生今日沒來,只說是要去城南碼頭石炭場尋。
陳星步行來到城南碼頭,很容易便打聽到石炭場所在。進去後,登時驚呆了。
偌大的院子裡,黑乎乎的碎石炭粉堆積如山,數十人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其中還有十幾個半大的孩子,各個跟黑泥鰍一樣。
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個奇怪的鐵鍬,在石炭末裡狠狠一戳,放在鐵板上,雙腳用力壓實,抬起來用腳輕輕一蹬踏板,便能扣出一顆蜂窩狀的圓餅。
陳星好奇地看了一會兒,才找到正在教孩子磕石炭餅的於(虞)先生,道明瞭來意。
於先生直起腰,說道:“今日的課已經教完了,你明日早些來。”
陳星大失所望,環顧一圈,看到場邊立著一塊黑板,上面畫了些奇奇怪怪的符號,心中將信將疑,遲疑再三,還是加入了磕石炭球的大軍中。
晌午,先生找來一個桶狀爐子,放了兩顆石炭球進去,費了好大勁才引燃。
“這個叫石炭爐,取暖、燒水、煮飯皆極管用,比木炭更耐燒,也更省錢。這一顆炭球,慢燒能燒一宿,煮飯燒水的話也能頂三個時辰。
若是不裝煙道,便得注意防毒。這種煙大的,一錢兩顆炭球,無煙的兩錢一顆炭球。”
於先生一邊說著,一邊架上一口鍋,添上水,煮上半口袋粟米。
陳星驚奇地發現,這小小炭爐火勢竟然極旺,只一會兒功夫便將鍋燒開了,咕嘟了一會兒,粟米便熟了。
於先生早有準備,每個半大孩子發了一個粗陶碗,一人盛了一碗,就這般蹲在石炭場裡熱火朝天吃著。
都是窮人家的孩子,不要錢的飯吃得忒香。
吃過飯後,於先生找來一個水壺放在爐子上,只一會兒便咕嘟咕嘟燒開了,給大家分著喝了。
陳星看得驚奇不已,這買賣似是做得。
天氣一冷,附近山上的柴火便極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