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憂心忡忡的陳明煜(第1/2 頁)
姬十三還要刨根問底,卻見姜雲逸臉色一板,斥道:“這是治國理政課,不是經義課,本公沒工夫與你咬文嚼字。你若想皓首窮經,可去翰林院做個庶吉士,安心治你的經義。去翰林院可以不必外放,但要做好一輩子都在翰林院的準備。”
聽到如此說法,個別新科進士微微心動,但大部分都絕了去翰林院的心思。許多人都神色怪異地看向姬十三。堂堂皇子,被如此訓斥,顏面一失再失。
訓斥完姬十三,姜雲逸接著道:“言歸正傳,朝廷治政,便要落在人糧財三者之上。講義上列出的大周第一個十年發展規劃綱要部分內容,便是據此釐定。
首要者便是利民渠,目前暫定開挖西線,走潁水入淮。
其二,建立公田,田畝歸朝廷公有,薄賦以世代佃租於小農,務使耕者有其田。
其三,建立一批工業基地,加快天下財貨產出。大周投資總公司即將於廣陵、上黨、洛都三地同步啟動工業基地建設,後續還有四處。
其四,建立三級學校體系,在洛都立太學,各郡立中學,各縣立少學。
其五,黃河水患治理,疏浚河道、修築河堤,兗州水患之事,必須儘速杜絕。
以上五點,便是未來朝廷施政的主要方向,其中利民渠乃是盤活全域性的重中之重,渠成則能通糧草、通財貨、通人和。諸位日後為官,當緊密圍繞朝廷大政方針進行施政,方能事半功倍。
好了,接下來半月,將由朝廷各府寺及地方郡縣上的幹員為諸位講授具體治政經驗心得,多用些心,這可都是花多少錢也買不到的。”
完整的十年發展規劃綱要只有皇帝看過,在議政殿對四公三侯粗略提過八項,略去了水師的事情。給這些新科進士看的,更是縮減到五項,內容也不甚詳盡。
聽他說的這許多事,一些熱血未冷的年輕士子心馳神往,還有一些則暗暗盤算著如何從中取前程,不為所動的也不在少數。
“先生,這許多事都極好,可操持這些事的錢糧從何處來?”
姬十三忽地提出這個問題,所有人都目露神色各異,這位十三皇子臉皮還是很厚的,城府不錯,連遭打擊卻仍鍥而不捨。當然,許多人也好奇姬十三提出的這個問題。
卻聽姜雲逸淡然道:“待本公謀劃妥當,你自會知曉。”
姬十三鍥而不捨地追問道:“是要總公司投資麼?”
姜雲逸意味深長地笑道:“趙公也曾問過這個問題,你可以去問趙公。”
姬十三登時被狠噎了一下,有些悻悻。
見明相半點面子都不給姬十三,新科進士們神色各異,有的戲謔;有的鄙夷;有的竟生出絲絲同情,堂堂皇子,已經如此謙卑,卻也得不到半點好臉色,顏面盡喪。
姜雲逸轉身就走,不給任何人痴纏的機會,施施然走出教室,趕往下一個合成班。
姜雲逸一走,甲一甲二合成班教室裡便炸了鍋。
“這說了個啥?我咋糊里糊塗的呢?”
“我好像聽懂了,又好像沒聽懂。”
“不用管那些晦澀的大道理,跟著他給的五條去做,便容易出政績。”
“給你個棒槌,你還當針了?”
“聽說先前陛下連駁相府四道奏書,怕不是要失勢了吧?”
陳明煜與李靈甫走出教室,聽著身旁小聲嘀嘀咕咕,到了無人處,相視苦笑,對未來的前程愈發擔憂了。
“聽說,明相準備對你們江東動手了?”
聽到李靈甫低聲詢問,陳明煜愕然看去,卻聽李靈甫嘆道:“我們關中昔年被西夷破了舊都,又被匪軍血洗,還被世祖打壓,今上還滅了關中大部分公侯,元氣一傷再傷,如今看來倒是因禍得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