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補一下關於蒼龍七宿設定(第1/1 頁)
今天沒有更新,專門拎出來一個單章補一下設定。
老實說,這本書還有沒人看作者也不確定。
但是善始善終,而且我也是寫著好玩,還是繼續寫下去,不過更新就比較隨機了。
由於玄機那個崽種被閹了,導致蒼龍七宿這個東西必須作者自己編。
所以我今天翻了一下歷史書,自己做了設定。
定義:所謂蒼龍七宿,其實是平王東遷、周王室衰微之後,春秋時代的七位霸主從周朝身上撕咬下來的國運。
因為春秋五霸有好幾個版本,作者乾脆就從中選了七個出來,按順序分別是:
鄭莊公:前743-前701
齊桓公:前685-前643
秦穆公:前659-前621
宋襄公:前650-前637
晉文公:前636-前628.
楚莊王:前613-前591
越王勾踐:前496-前465
每一位霸主背後都是陰陽家在推波助瀾,所以七個銅盒的樣式基本一致。
同時,為了防止七國解開銅盒,得到周朝的國運,陰陽家給銅盒上了鎖。
只有身懷周王室純正血脈的人,修習了陰陽家的至高心法,配合陰陽家至寶幻音寶盒施展,才能開啟!
蒼龍七宿具體的分配及時間如下:
1)前685-前643,齊桓公留給齊國一個。
2)前659-前621,秦穆公留給秦國一個。
3)前613-前591,楚莊王留給楚國留了一個。
4)前636-前628,晉文公留給晉國一個。
但在前403年,韓、趙、魏正式被冊立為諸侯,並於前376年三家分晉。
由於此時魏文侯(前445-前396年)已經任用李悝、吳起完成變法。
三家中魏國實力最強,於是晉國的銅盒落到魏國手中。
5)前743-前701,鄭莊公給鄭國留了一個。
但在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於是落到韓國手中。
隨後,前341年,魏國攻打韓國,直接打崩了韓國的變法成果,韓國幾乎滅國。
危難關頭,韓國向齊國求救,並以蒼龍七宿銅盒為禮,於是齊國得到兩個。
6)前650-前637,宋襄公為宋國留了一個。
但在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宋國銅盒落到齊國手中,至此齊國得到三個銅盒。
同時,也因為齊國滅掉宋國犯了眾怒,兩年後(前284年)五國伐齊,由燕國名將樂毅統帥。。
樂毅連下七十二城,幾乎將齊國打到滅國,並先後奪走了齊國的兩個蒼龍七宿銅盒。
一個被樂毅送至薊城給燕昭王,第二個正準備送,恰逢燕昭王去世,燕惠王上位。
燕惠王不信任樂毅,要奪走他兵權,召他回國。
樂毅自知一旦回國要涼,就逃到了趙國,並將第二個銅盒作為投名狀送給了趙國。
齊國的田單則守著最後一個銅盒成功復國,齊國只剩下一個。
至此,秦、趙魏、楚、燕、齊各得一個銅盒。
7)前496-前465,春秋一位霸主勾踐為越國留下一個銅盒。
前306年,越國滅亡,銅盒流落民間即天行九歌中的百越之地,陰差陽錯被火雨公得到。
後來劉意勾結斷髮三狼屠滅火雨山莊,又背約殺了斷發三狼,銅盒就落到劉意手中。
但劉意的層級顯然低得很,並不知道這個銅盒意味著什麼。
只是和當年搶來的寶藏一起儲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