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骨肉疏離(第1/2 頁)
眾人看出i楊廣的態度,也不再說話。</a>
這時,楊廣次子豫章王楊暕也上前湊熱鬧,說道:“阿耶,這黃明遠真是膽大妄為,區區一邊鎮小將,竟然敢支使阿耶,簡直不當人臣,他難道以為他在豐州還能比眾位賢臣更瞭解長安的局勢嗎?自以為微有寸功,便頤指氣使,飛揚跋扈,豈不是往後又是一個操、莽之流。”
這話說得過了。
“二弟慎言!”
楊廣也瞪了楊暕一眼,這小兒子越說越沒譜了。這個時候,當著眾人,怎麼能說出這種話i。
“自去給我反省一下,滾!”
楊暕訕訕然沒有說話,站起i又瞪了楊昭一眼,甩甩袖子,走了。
楊廣這時也看向了一直沒有說話的楊昭。
楊昭本i見眾人爭論激烈,想著暫不發表意見的,但楊廣指到他了,他也不能再隱藏了。
其實楊昭和楊廣的擔憂是一樣的,他並未真正領過軍,也不擅長軍略,若讓他選,他肯定是不贊同做一些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
但他同時也相信黃明遠的判斷。
楊昭想了想,開口說道:“兒子認為父親應當派人問詢一下大母,畢竟父親是否得以領軍看要看大父的意思。網”
楊廣一愣,良久卻是點點頭。
楊昭一橫心,跪下說得:“兒臣其實也認為父親應該領軍。所謂術業有專攻,以人而定事。明遠長在北地,而又極善兵事,當此時也,若非有必勝之把握,不會胡亂上書的。昔日明遠以一己之力而斬都藍可汗,今突厥步迦可汗新統草原,不思休養生息,積蓄實力,而一意孤行,妄動干戈,此天欲使其亡也。阿耶領天兵而至草原,一戰而定胡虜,必將名垂史書,萬民敬仰。到時領得勝之軍,挾破胡之大功,必可一舉而定太子位。”
眾人聽到這,張煚剛想上前反駁,郭衍一把拉住他。
楊廣又問道:“那聖人的身體。”
“阿耶,若是大父願意阿耶領軍,則大父身體必無恙也。若是不讓阿耶領軍,我們才應該早做打算。此番試探,大父身體情況盡知,除非大父無意改立阿耶為太子,自是另當別論。”
楊昭說得對,這是瞭解楊堅心思的最好機會。無論如何,自己不能將所有的一切完全放在聖人的身上。北上定胡,手握十餘萬大軍,自己怎麼也可以自保了。就是真的有什麼萬一,自己率軍南下,未必沒有機會。
楊廣摩挲著腰間的玉佩,瞬間便將此事利弊考慮了清楚,便轉身對眾人說道:“今日一事,孤不敢擅斷,還需入宮請示二聖,再做計較。網”
張煚等人聽到這話,知道楊廣有了決斷,只能訕訕然了離開。
楊廣獨留楊昭一人在書房內。
楊昭因為剛才的久跪,雙腿發麻,幾乎站不起i。又臉上盡是大汗,一副疲憊之狀。
楊廣看了楊昭這樣子,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你這樣子,以後該怎麼辦啊。”
楊昭平日裡因為身體肥胖,且不擅長取悅二人,並不為楊廣和蕭妃所喜,二人對其,常有非議。今日見父親憐惜,楊昭也忍不住顫抖著哭訴道:“是兒子有錯,讓阿耶擔憂了。”
楊廣上前給他擦乾眼淚,看著兒子的樣子,比自己都要高了,小時候是多麼得討人喜歡。睿資天啟,令德夙聞。恭儉自居,仁柔愛人。而今不過才十七歲,正是最好的年華,卻要為如此疾病困擾。自己剛過而立之年,身體壯碩,還能再活好久,而長子難道又是下一個吳宣太子嗎?
楊廣想到自己的次子楊暕從小頑劣,雖然敏慧可稱,可也頗懷驕僣,有些難當大任。若是昭兒不在了,自己放心將天下交給二兒子楊廣搖搖頭不去再想這些,眼下把眼前這關度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