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重組改制(第1/2 頁)
啊!
京營?
四衛軍?
近來,他們陸續瞭解京中變化。
皇帝親自整頓京營,要求訓練新軍,儼然將其視作親軍。
然而,他不再把京營視作穩如磐石的京師衛戍,而視為能打仗,打野戰的軍團。
新軍練成日,要麼去西南平叛,要麼去遼東禦敵。
皇帝竟在大明各省官吏,將領中,親自把他們挑選出來,說是鐘意他們,對他們寄予厚望不為過。
依然梅之煥率先發聲,眾人內,他官職最高,為正四品左僉都御史,出言道:“微臣謝陛下信任,願為陛下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見狀,鄭崇儉擲地有聲說:“臣謝陛下厚愛,願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絕不辜負陛下信任。
見狀,王家楨,茅元儀,朱大典接連出列表態,支援朱由校的抉擇。
左良玉,賀人龍,曹變蛟,祖大弼則沉默寡言,現場挺多朝廷大佬,討論朝廷軍務,他們有點身份,但不多,不敢冒然插話。
朱由校見梅之煥縷縷帶頭表態,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
梅之煥進士出身,卻兼有武略。
崇禎朝巡撫甘肅,遭遇河套套寇襲邊,他親自精兵斬首七百多,活捉三名部落酋長,招降六百餘人。
次年,己巳之變中,受詔回京保衛京師,臨出發前,套寇乘空虛進犯河西。
梅之煥臨危不懼,沿途設伏兵,在歸路上迎擊敵人,兩戰兩捷,斬首八百四十多。
六千里馳援京師,盔甲銃炮賊重,兵勇無一分安家費,殺參將臨時叛亂,梅之煥領兵平叛。
崇禎三年五月遲到抵京,先遭遇停職,後遭溫體仁報復。
慘遭致仕,他在家鄉組織上萬鄉勇,購買鳥銃,三眼銃,甚至紅夷大炮,常率健壯勇士協助鄉里官員剿匪,更率領鄉團抵抗數萬張獻忠部。
重用。
必須重用。
梅之煥出身地方豪族,熟悉火器,朱由校思前想後決定讓梅之煥執掌五萬神機營戰兵。
鄭崇儉善戰。
目前,僅擔任副守備,但在朱由校眼裡是不輸於洪承疇的統帥。
崇禎初年,坐鎮河套,北擊蒙古,多次擊敗林丹汗部。
崇禎中期,南征張獻忠,五天內三戰三捷,致使張獻忠部元氣大傷。
鄭崇儉南征北戰未曾一敗,後因年老體衰辭官,朝廷不許,令其返回關中,命楊嗣昌接替鄭崇儉。
楊嗣昌早年失信於賀人龍,賀人龍對其軍令陽奉陰違,致使被困於深山的張獻忠,羅汝才部逃進四川,從此四川大亂。
結果,鄭崇儉因曾擔任賀人龍上司,不出意外被崇禎處死。
他非天啟,亦非崇禎,決不讓悲劇重演。
故而,他深思熟慮後決定把五萬驍騎營交給鄭崇儉。
朱由校目光灼灼,語重心長說:“有諸卿輔佐,我等君臣齊心,必能披荊斬棘,無往不利。”
“即日起,鄭崇儉擔任驍騎營總兵官,統領五萬驍騎營,梅之煥任神機營總兵官,統領五萬神機營。”
“王家楨進四衛營,擔任總兵官,朱大典從旁協助。”
聞言,梅之煥,鄭崇儉,王家楨,朱大典倍感意外。
京營,四衛軍,十四萬戰兵,包括十萬秦軍。
或許梅之煥,鄭崇儉,朱大典還不清楚,王家楨擔任過榆林兵備道右參政,和陝西布政使司參政,他非常清楚西北的精兵強將桀驁不馴,馭下有方能練出所向披靡的勁旅,馭下無妨,軍餉不足,將成為動亂之源。
眼下皇帝對他們委以重任,即使機遇也是考驗。
四人不做猶豫,作揖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