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輕裝上陣(第1/2 頁)
朱由校翻過袁可立的履歷,對他在任上的作為了如指掌。
反觀方文度,宋師襄善黨爭,終日彈劾不止,常與龐尚廉、宋禎漢等抱團攻擊某人或某事,簡直成為朝堂攪屎棍。
六科,都察院變味了。
明初風聞奏事,今大行黨同伐異之事,成為一味反對而不做事的典範,極大拖累朝廷的做事效率。
歷史上,孔有德的吳橋兵變,近乎重演山東兵變。
可惜,此時山東再沒有袁可立。
孔有德叛亂給朝廷造成的損失,甚至超過薩爾滸,廣寧等慘敗。
直接改變大明和建奴的軍事平衡,極大影響雙方作戰的作戰方式,孫元化,張濤之死,更打斷明軍朝著火器改革的節奏。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孔有德給建奴帶去急需的艦隊,紅夷大炮及匠人。
皇太極對孔有德投降前所未有的重視,親率諸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使用建奴最隆重的抱見禮相待,任命孔有德為都元帥,其下所部稱為天佑兵。
縱然言官和孔有德叛亂沒有直接聯絡,然而肆意彈劾前線將領,此風絕不可長。
聽到朱由校道出事情緣由,方文度,宋師襄等依然不服氣,不甘心。
龐尚廉強行爭辯道:“陛下,即使袁可立抗旨之事是子虛烏有,但毛文龍虛報戰功,袁可立身為毛文龍上司依然罪不可赦。”
“好個罪不可赦。”
朱由校右手扶在龍案,目光盯著龐尚廉怒喝:“袁公任登萊巡撫,組建水師,策反劉愛塔,以一己之力將建奴在遼南的勢力打得七零八落,建奴蜷伏一隅,三年不敢動。”
“反觀袁公遭爾等誣陷彈劾,迫不得已離開登萊,總兵張盤戰死,柳河之敗。”
“一樁樁,一件件,戰報會騙人,戰線不會騙人。”
“今日朕對袁公委以重任,爾等肆意彈劾誣陷袁公,一群蛀蟲,害我大明國柱,毀我大明社稷。”
朱由校怒目掃過龐尚廉四人,言官風聞奏事,所奏之事興許不客觀不準確,也難免產生冤案。
然而,言官僅是風聞奏事,做決定的還是朝廷,以袁可立之事來說,責任在刑兵部。
何況言官風聞奏事,震懾貪官汙吏,促使百官清廉自守。
今日不處置一味反對而不做事的方文度,龐尚廉四人,不扼殺都察院,六科給事中懟天懟地懟空氣的臭毛病,以後百官照樣人心惶惶。
他欲讓袁可立執掌遼東,遼南,必須洗清袁可立的罪名,讓他沒有後顧之憂輕裝上陣,在遼東遼南安心做事。
“袁公之事,錯在兵部,以後朝廷六部,事關軍事決定需實事求是。”
“今方文度,龐尚廉,宋師襄,朱禎漢善黨爭,而拙於做事無端陷害同僚,肆意曲解朝廷政令,即日起,貶出京城,前往陝西做官,能治理一縣做知縣,能治理一州做知州,倘若單純呈口舌之快,回鄉種地去吧。”
此言出,朝堂靜可聞針。
皇帝斥責言官,罪歸兵部,為袁可立鳴冤,分明力挺袁可立。
方文度不服氣,爭辯道:“陛下,你不能這麼做,肆意貶嫡御史,給事中,長期以往國將不國。”
宋師襄亦不甘心說:“陛下,沒有御史,給事中,朝堂必宵小四起,江山社稷大亂。”
龐尚廉欲爭辯,朱由校喝道:“夠了,少給自己身上貼金了,爾身為言官,經驗少,資歷淺,閱歷短,紙上談兵,以為單憑一張嘴能治國嗎?朝廷沒有誰都不行,唯獨不缺結黨的言官。”
“田爾耕,把這幾個只會誇誇其談的混賬轟出去。”
結黨的言官?
又言結黨!
百官揣測朱由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