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謝殿下賞識(第1/2 頁)
武柔在後宮之中,見大臣們的機會不多,中書令馬周,她只見他來過武德殿幾次,更多的是在奏章上的名字。 於是好奇地問: “他是靠科舉做的官麼?我以為,他也是跟著陛下的老臣了。” 據她所知,朝中這些大臣,大多都是做了官之後,去考過科舉湊過熱鬧,或者本來就有門蔭入仕的機會,考個功名為自己填個履歷,真正憑著科舉晉升上來的,幾乎沒有。 大部分都是當年,跟著還是秦王的皇帝,靠著功績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位置的。 太子李善笑了笑,說: “其實也不算是……他在武德年間考了科舉,中了進士,後來吏部擇選,補了他一個博州助教的小吏之職。 他不甘心一輩子就這麼當個教書夫子,所以跑到了長安,投在中郎將常何家裡做門客。貞觀五年,時逢大旱,父皇讓文武百官都上奏出謀劃策,中郎將常何想不出來,讓馬周替他寫。這才被父皇慧眼識珠,收入了門下當值。 所以,嚴格來說,他的晉升還是靠父皇不拘一格,提拔所致,科舉作用不大。 但是……他出身貧寒,能入中郎將常何府上做門客,與他中了科舉,並且有博州助教的履歷脫不開關係。” “原來是這樣……”武柔低著頭,應了一句。 李善不知道自己是真的苦悶無處說,還是單純為了跟她說幾句話,才聊得這些話題。 他只是自顧自地說著: “父皇當年起兵,人才如遊鯉,尋覓有志之主,他們大多都不是隋朝得志的人物,向著祖父和父皇共同創業,父皇給了他們機會,他們也成就了父皇,君臣一心,才有了大唐今日的繁榮。 我呢?……我沒有那種機會了,眼見著名臣一個個的離世,我處在深宮之中,除了科舉之外,就只能靠大臣們舉薦……” 他頓了頓,語氣有些憂愁地說: “但……他們舉薦的,不一定是我想要的。” 武柔說: “那殿下直接從科舉進士裡選人,不就是了。” 李善搖了搖頭,說: “哪有那麼容易,如果是你,你打拼了多少年才站在了高處,願意另一個人憑著一張考卷,就與你平起平坐麼?” 武柔聽聞,老實地搖了搖頭,說: “那確實……不願意,除非他真的有曠世奇才,不過這曠世奇才,也不是一張卷子就能讓人信服的。” 武柔眸光轉了一瞬,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問: “為何舉薦的人,不是殿下想要的?他們舉薦的人,這麼差勁麼?” 李善垂了眼眸,沉默著走了一會兒,才回答道: “我問過馬周,何人可以替代他的位置,他說他認識的人年紀都太大了,不適合舉薦給我,又講了自己曾經的經歷,說自己能得陛下賞識,完全是走了大運。 但是其他人才沒有這般大運,豈不是浪費了? 意思是讓我將科舉這條路,完善起來,比起官員舉薦,更容易網羅天下人才。我認同……可是這需要時間。 長孫無忌舉薦的人,是王氏的舅舅柳仕。” 武柔聽聞,臉色突然尷尬了一瞬,看了看他的背影,似有酸澀和貪慕,又垂下了眼睛,說: “兵部侍郎,當是有才的,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呵……有才,但是並不到能擔任宰相的地步,而且王氏身後,是門閥士族的影子,父皇為我安排的這樁婚事,本是為了拉攏士族,穩定朝堂,可是……我那舅舅與他們站在了一起,是我始料未及的。” “那……陛下怎麼說?” “父皇說讓我決斷,以後的路要靠我自己走,不能事事都問他。可是我沒有選擇的餘地,這才是令我頭疼的地方。” 武柔眉眼間露出了些許溫柔,低聲說道: “可惜……我也沒有什麼能為殿下解憂的法子。” 李善聽聞,腳步稍滯,用眼角的餘光看了她一眼,見她微微低著頭,眉眼柔順似有哀愁,心中寬慰,語調溫柔地說: “你能聽我說這些牢騷,就已經很好了。” 這話,頗有些曖昧,本不是他們之間的身份關係,該有的話。 李善自己也覺得有些尷尬,於是補充了一句: “你嘴巴嚴實,不會亂說,關鍵是孤身一人,背後什麼勢力也沒有,所以說給你聽,我也放心。”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