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永寧情況(第1/2 頁)
三人交談,寧兮兒絲毫沒有浪費時間。
她讓薛臨伸手,取出銀針和小瓷瓶,扎破薛臨手指,放額血裝滿了小瓷瓶。
回身靠近馬車,從鄭業、薛臨的角度,是寧兮兒回馬車取藥......
寧兮兒實則將瓷瓶裡的血轉入試管,沒法直接抽血,只能這樣講究了。
爬上馬車時,白芷、甘草不露痕跡守在車外,擔心旁人靠近。
寧兮兒迅速進了空間,將採集的薛臨血液放入化驗室儀器。
沒有在空間裡等待,先從配藥房取出皮試針和口服青黴素藥丸。
注射效果更好,但眼下薛臨和鄭業清醒著,注射器和藥瓶都無法過明路。
下了馬車,寧兮兒將口服青黴素藥丸遞給薛臨,還給了他裝滿靈泉液的水囊......
薛臨看了寧兮兒手裡的藥片和水囊一會兒,雙手接過,就著水囊裡的靈泉液將藥片服下。
薛臨再次向寧兮兒躬身行禮,很快轉入正題。
他介紹,永寧縣是座大縣,常駐人口一百萬,加上流動人口,總共約一百二十萬人口。
大約五天前,巡邏衙役反應,街上行人身體不適的較多,大多有嘔吐、高熱、寒戰等症狀。
薛臨原本以為是節氣變化,百姓感染風寒......
既然聽到衙役反應,他也沒有就此忽視,親自上街走訪......
發現從衙役稟報到他出門談走訪,不過半天功夫,街上有相似症狀的,遠遠超過衙役們所說的數量。
街上行人精神萎頓,有人突然當街暈倒過去,有的蹲下嘔吐不止......
薛臨當即覺得,情況不似風寒這般簡單。
立即快步走訪城中幾大醫館,發現排隊診治的人大多相似症狀。
候診的隊伍排成長龍,從街頭排到巷尾。
薛臨越過病患,走到看診的大夫跟前,大夫認出薛臨是縣令大人,立即起身迎接。
薛臨進入醫館,將旁觀幾家醫館,最權威的大夫聚在一起,請教當前百姓發病的原因。
幾位大夫都面色凝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個時代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僅透過把脈,無法及時查出由病菌引起的傳染病病因。
但為首的、最年長的大夫,直言不諱,告知了最壞的可能性,瘟疫......
其他幾位大夫也紛紛認同,雖然只是懷疑,但是病人發病情況與數年前爆發的瘟疫,情況的確有些相似。
只是上次爆發瘟疫,由於水荒,主要集中在鄉村。
鄉民居住分散,沒有大面積爆發,但最後也死傷近兩萬人。
但這次,城中的傳染速度,十分驚人......
大夫們紛紛說,上午只有幾十個人來看診,晌午一過,隊伍就越來越長......
關於這一點,薛臨也有同感。
他將在街上的見聞,也同幾位大夫溝通了一遍。
大夫們對薛臨為百姓負責額態度,十分敬佩,紛紛表示,會盡快確定病因,及時向薛臨稟報。
畢竟,一旦確認是瘟疫,傷筋動骨,影響面就大了。
上至上報朝廷,免不了百姓、朝廷損失,主官大多扭轉不了大勢,官位也坐到頭了。
下到尋常百姓,隨時受到感染風險,家人姓名、家裡資材,隨時化為泡影......
生靈塗炭......
所以定性要準,也要快!
薛臨在等大夫們的音訊時,立即回縣衙,盤點可調動的資源,做著最壞打算。
城中最大善堂、學堂,還有遠郊一處寺廟,經過提前溝通,隱秘做著騰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