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甕中之鱉(第1/2 頁)
第二天一早,孫河、呂岱所部在一番喬裝打扮之後,便打著夏侯惇的旗號領命而去。
而我也吩咐各部即刻收拾,準備出發。
然後委任別部司馬倪業為濡須督,率部鎮守此處。
就像之前魯肅和周瑜說的,這裡對曹操不重要,但對我軍來說卻是一處戰略要地!
濡須作為巢湖的出口,也是淮南通往長江的入口,歷史上孫權不僅派人在這裡修了一座濡須城,還修建了東西兩關,可見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一個時辰後,全軍收拾妥當,我們又再一次踏上了征程。
合淝位於巢湖北側,距離濡須不到一百里。歷史上曹孫雙方在此共爆發過六次大戰,幾乎每一次都是孫權慘敗,而經典的逍遙津之戰便是第三次。
逍遙津則是合淝位於巢湖北側的一個渡口,也是巢湖的另一個出口。歷史上孫權仗著水軍之利卻屢屢在此失利,可見從水上進攻合淝並不容易。
這也是周瑜、魯肅兩位智囊,讓我第一站選擇在濡須登陸,然後步行北上的原因。
在經過一整天的急行軍後,在傍晚時分,大部隊終於抵達合淝。
作為曹軍在淮南的門戶城池,這裡被曹軍經營多年,城牆被建造的堅固而又高大,難怪歷史上曹軍能擋住東吳的六次進攻。
但如今這座城池已經落入了我軍之手。
只見城頭早已插滿屬於我江東軍的旗幟,而孫河等人也早已換回江東軍服,在城門口等候多時。
“主公!”孫河見禮道。
“伯海,動作這麼快?”我問道。
“回主公,末將與呂定公率部來時,合淝城便已經無人駐守!”孫河解釋道。
“李典這廝竟然也跑得這麼快?”我有些驚訝地說道。
“想來昨日一戰,還有不少漏網之魚,想必這李典在聽聞夏侯惇兵馬全軍覆沒之後,自知難以守住,便率部連夜跑了吧?”一旁的魯肅說道。
“子敬所言極是!”我贊同道。
“主公,此地距離壽春有二百餘里,李典必是率軍往那裡去了。”魯肅想了想又接著說道。
“嗯,應該是這樣,咱們先在此處休整一晚。子敬,你立即派人連夜返回濡須,通知船隊,明日帶著糧草物資直接運到逍遙津來!”我吩咐道。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就在合淝的縣衙內,我召集城內眾人,包括謀士團,進行了一次臨時的軍事會議。
“這幾日大家辛苦了,除了我和潘文珪打了一仗外,大家基本都在趕路。”我抱歉道。
眾將聞言不禁哈哈大笑。
“主公,這次多虧了夏侯惇,這才使得李典所部棄城而逃。否則的話,咱們也無法輕易地拿下合淝啊!”身為副都督的黃蓋開心地說道。
眾將聽了又是一陣大笑。
“合淝就已經如此堅固,想來壽春城更是易守難攻啊!”向來謹慎的韓當說道。
“義公,倘若你是李典,到了壽春之後會怎麼做?”我看向韓當問道。
“回主公,壽春不僅是淮南郡治,也是整個揚州的治所!所以區區五六千兵馬定難守住此城。倘若是本將鎮守此城,我會立馬派人去後方請求援軍,然後將所部一分為三,分別守住東南西三面城牆!”韓當想了想回答道。
“為何是東南西三面?”我不解地問道。
“主公請看,這壽春北面緊臨淮水,其他三面又皆是平原,而這淮水到巢湖之間也有著許多水道相連!”身為軍師的魯肅指著地圖解釋道。
“原來如此,那咱們能否派船隊從此處進入淮水呢?”我又接著問道。
“主公,冬季已經來臨,此處水道已經不適合大型船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