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六 回到原點(第1/3 頁)
剎那間,如同大海一般浩瀚的資訊如同海嘯一般湧入了餘暉的意識之中。然而,他卻還不知道怎麼解讀這些資訊。
就好像一個人得到了一本百科全書,然而這個人卻還沒有學會識字。
他感受著意識中這些不知如何描述的資訊,並且努力讓自己的大腦不要試圖去思考它。
他雖然還不知道怎樣才能正確地解讀這些資訊,但他至少已經知道怎樣去解讀肯定是錯誤的。
就好像一個不識字的人如果試圖憑藉自己的認知能力,靠著幾幅好像能聯想到什麼的插圖、或者看起來彷彿像什麼形狀的字,來亂猜一本百科全書的內容,那可想而知這個人肯定只會得到各種錯誤得離譜的結論。
所以也就是說,他現在要把這些資訊銘刻在意識裡,並且同時不要讓自己的大腦試圖去理解它。
因為,一旦大腦對這些它無法解讀的資訊進行了干涉,那就難免會造成這些資訊的缺失和扭曲。
畢竟,大腦的工作就是解讀,它總是在試圖解讀它所接收到的一切資訊。如果遇上它實在無法理解的資訊,它要麼會直接把這種資訊當成無意義的噪音遮蔽掉,要麼就是試圖用自己有限的認知能力姑且把不能處理的資訊強行套到一個它能夠處理的邏輯裡。
在這個過程中,就會造成資訊的缺失或者扭曲。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也時常發生。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你著急在桌子上的書堆裡找一支筆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注意不到桌子的右上角放著你隨手取下來的一枚徽章。
然而,眼睛其實是不會主動在視野裡選擇注意什麼、忽略什麼的。眼睛只是一個鏡頭,它只會把視野範圍內接收到的光訊號原封不動地傳遞給大腦。
因此,“桌子的右上角有一枚徽章”,這個資訊自然也原原本本地傳遞到了大腦裡。
決定這些資訊的重要程度的,是大腦。
大腦判斷當前有一個緊急任務,是“在書堆裡找筆”,因此“桌子的右上角有一枚徽章”,就被它當成無用資訊處理了。
所以,並不是你的眼睛沒有看見視野範圍內桌子右上角的徽章,而是你的大腦遮蔽了這個資訊。
因此當你需要找這枚徽章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想不起來之前隨手把它放到什麼地方去了,因為“桌子的右上角有一枚徽章”這個資訊已經丟失了。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比如你早上出門遠遠看見路邊蹲著一隻兔子,但那其實是一張揉作一團的毛巾,這就是所謂的“看錯了”。
但是,眼睛只負責把它看到的東西傳遞給大腦,不做任何判斷。判斷眼睛看見的物體究竟是什麼的,是大腦。因為大腦對眼睛傳來的資訊做出了錯誤的解讀,才會導致把遠處的一團毛巾看成了兔子。
而如果你此刻沒有走上前去確認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什麼的話,“早上出門看見遠處路邊蹲著一隻兔子”這個錯誤的資訊就會這樣保留下來,從而導致再也無法回溯到原始的正確資訊。
在大腦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中尚且如此,當大腦遇上它不能處理的高維資訊的時候,可想而知會出現多少問題。
所以有些時候,讓大腦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有些時候,讓大腦不要思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這是為了避免大腦的解讀導致原始資訊的缺失和扭曲。
餘暉緩緩睜開了眼睛,一瞬間,他發現自己回到了之前的那條長廊裡。
他伸出一隻手,暗紅色長髮的神秘存在的一隻手放在他的手掌上。就像當初祂把那顆像果子一樣的火焰放到餘暉手心裡的場景一模一樣,彷彿時間還停留在那一瞬,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然而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