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第1/2 頁)
「人家富不富的,跟你有啥關係?」宋王氏不假思索地說道,「人家要麼認識字,要麼祖上有錢,你有啥?還想學人家賺錢?就算你看明白了,你還能學人家幹點兒啥啊?」
宋王氏雖然在京城生活了六年,在宋家算是見多識廣的人了,可是她骨子裡依然是個保守務實的人。
在她看來,他們家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鄉下人,就該老老實實地做自己分內的事,如今雖然種不了地了,可也該找個正經營生,哪怕只是出一把子力氣,只要能養活自己就行。
而宋貴居然惦記著定陽那些富貴人家的營生,還想跟人家學,真是不自量力,異想天開。
看宋貴被罵得再次低下頭不吭聲,雲初想了想,說道:「娘,您先別罵二哥,聽聽二哥怎麼說。」
既然雲初開了口,宋王氏就不好再罵宋貴了,而且她也想聽聽,宋貴到底是怎麼看人家賺錢的。
「老二,沒聽見你妹子的話嗎?你最近看出啥來了,還不趕緊跟我們說說!」
宋貴看了看雲初,又看看宋王氏,猶豫地說道:「我這些日子逛了南北城,還有那些集市、茶樓、客棧啥的,我看這裡有許多過路的商人,南北口音都有……」
因為宋家村的一場洪水,宋貴得以從鄉下進了城。
從興陵到昌高,從昌高到定陽,他隨著宋家這一路走了一千多里路,真真切切見識了許多世面,也徹底開啟了他的眼界。
從前他在宋家村,眼裡只能看見村裡誰家多了幾畝地,誰家多賣了幾石糧食,誰家多收了幾擔果子,可他出來經過這些縣城之後,他才知道自己以前是多麼的淺薄。
他看見了開滿一條街的各種鋪子,見過了足足有三層高的酒樓,吃過了三兩銀子的攢盒,聽說有人看個病就能隨手甩出一百兩銀子的診費。
原來同在一片天底下,還有人可以這樣生活。
等到了定陽,見識到了這裡的富庶,吃到了這裡各種各樣他從前聽都沒聽說過的美食,他越發覺得自己要拼命努力,才能過上好日子。
他在這裡不認識什麼有錢的人,又沒錢進那些貴得要死的酒樓,就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到處走,到處看,看見有人談生意就湊到一旁偷偷地聽。
看了這些日子,他越來越覺得談生意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也發現了原來各地有那麼多各種各樣的特產,只要肯吃苦,跟著商隊一起走南闖北,賺錢其實很容易。
比如在他們看來,毛皮是極為珍貴的,只有富貴人家才穿得起,可是關外的客商卻動不動就拉了幾十車的毛皮,到京城和京城附近售賣。
而茶葉原來也分三六九等,一些珍稀的茶葉竟然千金難求。
還有南方那些綾羅綢緞、胭脂水粉、蜜餞、香蠟,北方的馬匹、山珍、乾貨、藥材,甚至還有南洋來的各種寶石、香料,以及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宋貴越說越說打不住話頭,眼睛也越來越亮。
而一家人看著宋貴侃侃而談,不禁都聽呆了。
他們平日裡只知道趕個馬車,出個力氣幹點兒活,每日賺點兒銅板就想著怎麼省吃儉用攢起來,哪像宋貴居然會想那麼多。
聽宋貴描述的那些有錢人的生活,宋家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雲初看著雙眼放光的宋貴,心裡暗暗點頭。
她的眼光沒有錯,宋貴的確是個精明的漢子。
雖然他的出身限制了他的眼界,可是他能無師自通,靠著自己琢磨出來的笨法子去考察市場,說明還是很有頭腦和能力的。
宋王氏也沒想到宋貴成日東遊西逛的,居然看出來這麼多門道兒來,聽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行了行了,你琢磨這些幹啥?你在這裡是認識什麼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