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第1/2 頁)
雲初只覺得今日的傅景胤格外聽話, 這才露出滿意的表情,又囑咐李茂提醒他不要著涼, 不要吹風, 屋裡要保持溫暖之類的話。
直到雲初回去了, 傅景胤和李茂才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
傅景胤想了想,披衣起身。
「磨墨,我要給太子哥寫信。」
豫王這顆毒瘤,是時候動手拔除了。
因為宋王氏的要求不高,又催得急,因此剛進臘月, 雲初就聽說宋剛的親事定下了。
宋白氏告訴雲初, 給宋剛定下的人家是縣城外的一家木姓農戶的二女兒, 這木二丫家境一般,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都已經分別嫁娶了,她下面還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都還沒有說親事。
雲初知道古代沒有計劃生育,可聽說這木家生出來八個兒女,也忍不住稱奇。
事關最小的一個兒子的終身大事,宋白氏親自去木家相看了這木二丫,回來就決定定下親事了。
宋白氏自己沒見過,但是聽媒婆說起過,便細細地告訴雲初,媒婆說那木二丫勤快本分,長得濃眉大眼的,很有福相。
雲初聽了就明白了,那媒婆為了說媒成功,都是什麼都往好處說,但凡女方有三四分容貌也能說成七八分,能讓媒婆說出濃眉大眼,很有福相的女子,只怕長相十分普通。
再說這木二丫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有弟弟妹妹,在孃家只怕沒什麼存在感,勤快本分應該是真的。
宋白氏又說那木家人家境不大好,木二丫底下還有三個弟弟以後要娶媳婦,因此聘禮就要得多了些,對外說要十六兩銀子。
定陽這邊因為富庶,指望女兒出嫁要個高聘禮貼補家用的事情很少見,因此莊戶人家娶媳婦,聘禮多是兩銀子,意思意思也就得了,而且幾乎都是跟著女兒一起陪嫁到婆家的。
那木家父母要的聘禮這麼高,木二丫又不是長得漂亮,或者哪一方面極為出色的姑娘,因此竟然蹉跎到十八歲還沒有說上親事。
久而久之,遠近的媒婆都知道木二丫的事,也就懶怠管了。
倒是宋王氏只要求女方老實本分,長相普通,又是城裡的人家,應該出得起聘禮,才有媒婆想起木二丫來,沒想到一說就成了,只是宋王氏讓媒婆講講價,這聘禮要少一些。
木家還以為木二丫要砸在手裡了,好不容易有個願意的,也就讓了些,最後定了十二兩銀子的聘禮,雙方將親事說定。
正好宋貴從京城跑了第二趟回來,這次他趁著年關賺了不少,除了給宋剛的親事預備了兩塊上等毛皮,還交給宋王氏二十兩銀子家用。
宋王氏也不客氣,跟家裡人說宋剛的親事要家裡人給辦,娶親的銀子也從公中裡出。
三個嫂子都是這樣娶進門的,那三家自然毫無異議。
宋剛連插嘴的機會都沒有,就這樣被定了婚事。
想著雙方年紀都不小了,宋王氏又著急娶了媳婦進門,開春也不耽誤種地,因此商量能不能年前就把婚事辦了。
人都說娶個媳婦好過年,木家也能理解宋家的心情,再說木二丫那十二兩聘禮都進了爹孃的腰包,木家也沒打算給她預備多少嫁妝,自然也就不用費心準備,便一口答應了宋王氏的要求。
一切都順順噹噹的,只是到了婚事在哪裡辦這件事上,宋家又出現了分歧。
雲初想著家裡人都住在城裡,婚事自然是在東關街這宅子裡辦,到時候請客也方便。
可宋王氏卻死活不肯,她的理由也很簡單,這宅子是雲初的,他們宋家娶媳婦,哪能用雲初的宅子?玉泉莊雖說也是雲初買的,可到底寫著宋王氏的名字,勉強算是宋家。
宋家人這次意見一致,都認為婚事應該在玉泉莊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