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2 頁)
雲初因為要餵奶,便只喝了碗溫白水,其他人則各自要了茶或者綠豆湯喝著。
幾個孩子得了加了少許冰糖粉的綠豆水,高興得不得了,捧著碗小口地喝著,生怕弄灑了。
朱長順,宋大莊和葛文清等人坐在茶攤裡頭,跟茶攤老闆打聽離昌高還有多遠。
他們這一路都是沿著官道走,並沒有走彎路,茶攤老闆告訴他們,順著這條路一直向前走,約莫再有五六十里就到昌高了,若是有馬車不過是小半天的路程。
一行人的馬車和驢車早已在翻山前就丟棄了,只能步行,再加上有老有小,葛老太太又行走不便,下了山之後一直靠著馬拉著拖筐走,這麼算下來至少還要走半天。
如今說來今天晚上是無論如何也到不了的,朱長順等人又打聽起附近哪裡有能住的地方。
茶攤老闆是附近村子的村民,說若是人不多,他們村子裡就可以借宿,可是他們這一行幾十口人,他們村只怕也住不下,再往前三四里路有個道觀可以借住,再不然,就只能去前面十里的鎮上尋客棧了。
打聽到了路程和住的地方,大家就放了一半的心,朱長順便拉了茶攤老闆打聽昌高縣城的情形。
昌高雖然臨近興陵,兩地卻有很大的不同,興陵境內有黃河,每隔幾年便有洪水泛濫的危險,昌高卻地處內陸,境內並無大河路過。
兩地有群山相隔,氣候也有不小的差異,今年興陵一直多雨,昌高卻是少雨乾旱,有的地方甚至從入春以後便滴雨未下,例如簸箕村。
因此今年昌高縣內的村子也多是收成不好,一些沒有收成的村民只好出來逃荒,茶攤老闆日日在官道旁看著,自然是見過了不少。
不過昌高縣城中有一條昌河,這昌河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昌高也是依河而建,久而久之人聚集得多了,便成了縣城,而且因為當地經常少雨,縣城內和各個村子都早已挖了深井,還有囤糧的習慣,因此今年旱情雖然重,大部分地區卻尚可支撐,少數逃荒出來的村民也被官府劃了塊地統一安置,另有民間組織捐錢捐糧,因此昌高還算安穩。
聽了茶攤老闆的介紹,眾人唯有感嘆。
雲初也在想,昌高早早就封了城,可見這裡的官員工作效率還是挺高的,還有前世聽領導人說過的深挖井,廣積糧,原來古人也有這樣的智慧。
如果興陵縣令也能有這樣的遠見和魄力,興陵又怎麼會到如今這樣的地步。
聽說昌高一切正常,葛家人最先鬆了一口氣,他們本就沒過過這麼艱難的日子,迫不及待想要進城安頓下來,結束這奔波難捱的苦難生活。
宋家人和朱家村村民聽說這裡還有安置逃荒村民的地方,也是歡欣不已,不管官府劃的地方有多麼荒涼,只要能安頓下來就好了。
雲初卻隱隱覺得哪裡不對勁,昌高會安置逃荒的村民,那他們呢,官府也會像對待自己縣內的村民一樣,妥善安置他們嗎?
◉ 第060章 路引
晚間他們在道觀裡囫圇對付了一晚上, 次日一早便出發了。
若是沒有意外,今天午間他們就能到昌高了。
越臨近縣城,路上的行人車馬越是多了起來, 有坐著馬車進城的,有趕著牛車或驢車, 拉了村民或者土產的, 亦有挑著擔子或拎著竹筐趕路的,都是要進昌高縣城的人。
及至到城門口, 這裡的人越發多了,有賣柴的, 有賣野物、蔬菜或者新鮮果子的, 有賣各色小吃的,還有一些賣吃食或布匹之類的鋪子,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
孩子們哪裡見過這樣的熱鬧,看著那些賣糖人和零食的攤子便走不動路, 大人們急著進城安頓,硬是拖了幾個孩子往前走。
到了城門口, 見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