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善用反骨仔(第1/2 頁)
《景泰實錄》: 景泰元年七月十五日,皇太后小吉,夜不能寐。上領眾臣請安問其故,太后意指上皇誤信奸宦,終成大禍。今欲迎回,命守祖陵。 上驚,曰:焉得如此? 太后曰:不修懿德,終有此敗。願上戒之,慎之。 濙問:以王禮奉之,何如? 太后曰:宜廢庶人。 上止是不肯。 太后遂頒懿旨詔告天下,上皇返朝,宜往祖陵思過。 京城內外聞詔而定,人民各歸其所,無犯秋毫。 “啟稟陛下,大寧都督石亨奏請於大寧各城關、垛塞宜遣人守砌,止在內伐木遮榨,免致賊來無阻。乞調拔官軍,委老成知識兵事、諳曉道路官分往各關口,相視 新闊猜,設法作急砌垛攔截。”只要外敵未平,兵部總會是最忙的一個。 後世都知道明修長城清建廟,防人終歸不如俘獲人心。 以蒙古的實力,即便滿清勢力強大也不至於那麼老實每年都自己宰殺一批自己人做“減丁”的行為來討好滿清主子放心。 長城太長了,修了這一段,難免那一段因為多年風吹雨打又有了損傷。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修城建垛堡,而是從軍事實力上徹底碾壓,從經濟實力上互助互惠,再從精神上給予引導,從而同化掉異族。 異族一旦被同化了自然就不再是異族了,不是說“蠻夷入華夏而華夏,華夏入蠻夷而蠻夷”嗎? 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修長城也好,出動大軍剿殺也罷,都不如將其融合進華夏民族最符合大明朝的利益。蒙古人放牧為生,文化傳播以傳唱歌曲一類的方式來達成。口口相傳,難免偏差巨大。 此時的明人文化教育程度也不怎麼樣,但比起蒙古文化而就好多了。吸收蒙古人徹底成為大明的一分子,讓蒙古文化成為華夏文化中一件瑰寶,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兩族之間世代相攻相殺的局面。 “高祖文皇帝以大寧償兀良哈三族獻三千營之功都過了幾代人了,這個時候去修堡建寨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朝廷有這個錢嗎?” 朝廷當然有這個錢,但是朱祁鈺不想把錢花在這上面。軍費,就是個無底洞。金山銀山都能挖空了,而且還根本不夠填這個窟窿。 “可是陛下,要守住大寧確實需要重新修城建堡,不如先調兩萬官軍往大寧修砌城寨?待秋收後再發兩萬徭役,確保今歲寒冬官軍能在大寧安然度日即可,來年早些發調官軍、徭役,如此兩、三年便可成規模了。”于謙的主意不能算錯,只能說是思想太單純了。 城,朱祁鈺想修,但是沒想過用朝廷的錢修。 “兵部拿個章程過來,先遣兩萬官軍協防緊要關口。楔子先敲進去了,穩住了朝廷在大寧的官軍大營就行。至於其他垛口、城堡,自有旁人替朝廷來修。”朱祁鈺說完,于謙就覺得一定又有人要倒黴了。 朝廷不到一年時間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其實最重新整理朝廷官員認知的就是皇帝居然可以這麼為所欲為。無論官宦、勳貴、商賈還是僧侶,在皇帝眼裡屁都不是。 人家皇帝敬天地、重禮法,對化外之人多少有些尊重。大明朝太祖爺不是還當過和尚嗎?再看看咱們這位景泰皇帝可有半點拿神、佛當回事的表現? 朝廷要在大寧修城,皇帝卻不打算出錢出人,而是“另有其人”來修城。滿天神佛來替你修城哈? 此時也沒功夫多想,只好先等等看看再說。因為脫脫不花汗的使者皮兒馬黑麻吵著鬧著要回去。在歡送會上,作死的皮兒馬黑麻更是指出關外的城池瓦剌來圍就圍,想走就走,如果不能由大明朝廷立刻派出大臣一同前往瓦剌議和,這些城池就難保了。 對於胡濙上奏的事情,朱祁鈺一臉不屑。必須派大臣陪你一同前往?到底誰是皇帝,你要怎樣就怎樣嗎?笑話。 看到朱祁鈺那面部表情,于謙擔心事情會糟。這位皇帝不太好說話,如果像以前一樣朝廷被瓦剌壓著打可能會認慫,現在大明軍隊時不時跑去劫掠塞北部族一番,大明憑什麼認慫,拿景泰皇帝當慈禧那個蠢貨嗎?打羸了還要認輸賠錢,弄出了箇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知道了,告訴那個皮兒馬什麼黑的,別蹬鼻子上臉的。朕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