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4章 長安(十一)
御史臺有監督百官、匡正君主的職責, 雖然有時候會故意發一些言之無物的上表體現自己的存在,但是認真起來要上諫的時候, 上書規格、封裝的形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齊凌拿的那封上書, 是御史臺最高階別的上書,代表御史臺對它的高度重視。
朱晏亭就著他的手,展開一看, 原來是對齊凌婚後休沐其間,荒廢對鄭太后晨參暮省行為不妥的諍諫。
她默默讀完。
思忖片刻,在齊凌冷冰冰的眼眸裡, 遲疑著啟口‐‐
&ldo;……陛下以孝治天下, 如若陛下不孝順太后了, 天下臣民如何孝順君父呢?此行是十分不妥。&rdo;
說出來的話與御史臺上書如出一轍。
齊凌順手就將那封書捲一捲,往她額上敲去。
他動作極快,袖裡帶風,朱晏亭愕然抬首,卻發現竹片在眼前來勢驟然止住了,&ldo;啪&rdo;的一小聲,輕輕敲在額發上, 幾乎沒有力道。
然而竹簡之後,君王的臉比剛才更加黑沉了:&ldo;你不知道朕為何荒廢?&rdo;
他將&ldo;你&rdo;字咬得很重。
朱晏亭慢慢將被他竹簡挑亂的鬢角撫平。
大殿中空空蕩蕩, 沒有其他人。
她語氣平和的開口:&ldo;妾知道, 陛下是為妾好,讓太后不至於太欺負我。&rdo;
這話說出來,君王的臉色才軟和了些許,把玩那簡書:&ldo;還有點良心。&rdo;
朱晏亭笑了笑。
鄭太后的這一局其實很好復盤‐‐
稍微查一查, 就知道童謠是十幾年前就有的, 最初不可能是南夫人散佈出去。
而朱晏亭七歲進長安, 在未央宮見過的只有寥寥數人:先帝、端懿皇太后、七歲的齊凌,還有就是鄭太后。
在下一代立後立場上和她立場最衝突的、知道她脖子邊有一個痣、並且有力去散佈讖言的,只有鄭太后一個人。
本來,這一擊防無可防。
對方早在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線,這首歌謠一度在長安傳唱,只待有一朝萬一真的是她封后,只不動聲色挖出來,便能給她重挫一擊。
至少能埋下群臣對新後的忌憚之心。
壞就壞在,鄭太后貪心了,她想用這一首童謠一箭雙鵰,同時打擊齊凌親手扶起來的南夫人,為族女鄭韶鋪路。
所以玩了一出借刀殺人的把戲,使南夫人表面上來出這個頭。
可是人越貪心,同時操控的棋子越多,締造的局面越大,越容易使自己的目的暴露,因為每一顆棋子都有自己的慾望和私心。
南夫人愚蠢的在長亭殿埋下內線,使陰謀提早暴露,讓朱晏亭有了防範,從而使關眺留意,提前通報訊息,給了應對的時間。
十之有八,皇帝能夠及時相助,也是從南夫人這裡查出的破綻。
一顆不大聰明的棋子的小動作,便能讓滿盤皆輸。
朱晏亭道:&ldo;陛下已經幫助過妾兩次了,接下來交給妾罷。&ldo;
她緩緩將他手中文書卷好,裝入綢封,再送回他手裡。
&ldo;女子的事,何勞陛下親自動手呢?請陛下明早按時向太后問安。&rdo;
齊凌陷入沉思,他在思考時,下意識抿緊了唇,薄唇的線條如刀刻一樣的很鋒利。
相工說,唇薄之人大多薄情,他便長了一副望著不會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