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1/2 頁)
吃的方面,張大帥比較有發言權,他抹了一下大光頭:「我看行,過年誰不吃頓餃子,芹菜餡的,一年勤勤快快;韭菜餡,一年長長久久,都盼個好口彩。」
這話在理,大夥都連連點頭:尤其是大冬天的,要是能嚼一軲轆小嫩黃瓜,那滿嘴的清香,想想都饞人。
老支書也表示贊同,但是也不盲目樂觀:「就是這菜籽需求量太大,得想想法子才成。」
以前,各家各戶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到了蔬菜成熟的時候,收留一部分種子,來年再用,頂多不湊手了,和東西兩院要點種子。
可是這麼多的大棚起來之後,菜籽的需求量猛增,顯然靠著原來的模式,是不夠用的。
「那就買菜籽唄,合作社不是有三千塊錢嘛。」
蹲在地上的張杆子嘟囔了一句。
這會兒天長,他今天回來的早,沖了個澡之後,也到這邊來溜達,正拿著樹枝,扣著地上的螞蟻洞。
別說,還真讓他撅出來幾個白色的螞蟻蛋,撿起來塞進嘴裡,嘎巴嘎巴咬著。
這玩意微微有點酸,小娃子們都喜歡吃,而且營養很豐富。
鑑於這個大侄子近來表現不錯,所以老支書也就沒賞他鍋子吃,只是瞪了這貨一眼:「三千塊是不少,可是買那麼多物資,早都花完了。」
合作社的計劃是,每家的大園子裡,先蓋一個塑膠大棚,那就將近三十座,平均下來,一座大棚的造價,在百元左右。
這還是沒有購買紅磚,全是用土坯壘牆,否則這點錢更不夠用了。
「啥?三千塊,說沒就沒啦!」
張杆子也顧不得吃螞蟻蛋了,站起來激動地揮舞胳膊:「那可是三千塊啊,都夠俺娶好幾個媳婦的啦!」
這話倒是沒錯,眼下農村娶媳婦,頂多也就花個百塊錢。
可是沒你這麼比方的呀,張杆子還是那個張杆子。
老支書也還是那個老支書,上去就給他敲了兩菸袋鍋,這小子才被敲清醒了,又蹲在那不吭聲。
「要不,大夥再湊點錢呢?」老闆叔提出新思路。
周圍的人都不由自主地面色一變,然後不約而同地搖頭:家裡真的都沒錢了,連過河錢兒都沒啦!
老闆叔也知道各家都是啥情況,事實上,他因為把兩個姑娘送出去學習,還朝林芝借了一百塊呢。
於是他也苦笑著搖搖頭:「那就等打了糧食之後吧。」
「不趕趟兒啊。」
老支書重新裝上一袋煙,皺著眉頭說道:「賣糧款下來,都快十一月份了,咱們的大棚,十月初就得開種。」
得,這下是真沒法子了。
大夥都不甘心,大張羅嘴裡哼哼著:「種地的買不起種子,那不成活人叫尿憋死了嗎,這也太憋屈啦!」
接下來是一陣沉默。
劉青山都聽半天了,大夥說得熱烈,他一個晚輩,一直插不上嘴。
等聽到老支書說起今年收成的事兒,劉青山腦子裡面忽然閃過一段回憶,不由得皺起眉頭。
就是今年的麥秋兒,下起了連陰雨,一連二十多天不開晴,小麥在稈子上就開始發芽了。
最後好不容易等天晴了,把小麥收割回來,可是發了芽的小麥,根本就不值錢,氣得最後全都餵豬了。
搞得大夥徹底虧本,苦不堪言。
種地靠天吃飯,就是這樣,對自然災害,基本沒啥抵抗力。
這可不光是夾皮溝一個村,整個青山公社,都因為這個而受災,損失相當大。
劉青山也不免擔憂起來:今年這日子,不大好過啊,得想想辦法,怎麼走出這個困境呢?
第39章 我們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