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頁)
它們中有的性涼,有的性熱;
有的有毒,有的無毒;
有的治失眠,有的治咳嗽,有的行氣活血,有的鎮痛消炎。
看起來形貌各異,功用不同,似乎沒什麼聯絡。
但它們若以特定方式被炮製,便可能產生同一種功用。就是犬薔薇泡烈酒的功用。
她到這時候終於茅塞頓開,推開了自進煮雨殿起心裡便生起的那扇門。
入夜,來自挽瀾殿的輕輦停在了月華臺下,滌硯領一眾宮人靜靜候著。
月華臺上,阮雪音在收曜星幛,而雲璽在收拾除曜星幛以外的所有東西:書、茶具、筆墨紙硯,一邊收拾一邊道:
&ldo;夫人,自各位夫人先後入宮,奴婢還沒見君上用輦轎接過誰呢。且是隔一兩天就來接,奴婢看著真是高興。&rdo;
阮雪音回頭見她笑得頗甜,竟有些段惜潤臉上那種甜法,莫名其妙道:
&ldo;高興什麼?&rdo;
雲璽笑意更濃:&ldo;奴婢雖沒見過兩回,但覺得君上與夫人在一起的畫面,看了便叫人高興。奴婢也不知為什麼。&rdo;
阮雪音哭笑不得,心想這&ldo;在一起&rdo;三個字怎麼解釋呢,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和他是在聊正經事,且件件都不是小事,每晚去都聊不完那種。
有時候她也奇怪,其實每晚議題都很明確,就那兩件事,卻總要聊滿一個時辰。且若不是時間到了她得回去,還可以繼續。
通常是她說完,他提問,她解答,有時會出現意見分歧;如果說著說著發現意見分歧的根源來自價值觀,又要就價值觀辯論好半天。
如果當晚只她有新線索,這便到了頭。如果剛好他也新得了什麼訊息,這個過程又要反過來重複一遍。
最要命的是,都是自幼看書當飯吃的人,往往說著說著就跑了題,要麼有人引經據典,要麼有人平行對比,很快就把一個話題延展得無邊無際。
好幾次阮雪音都聊出一身冷汗,因為照這種聊法,她早晚得洩露蓬溪山不少事。
但又不能不去。
藥的事情,老師交待要查;而借東西的事,也該開口了。
只是借東西的事一出,很可能又要耗費許多精力。這是她到目前為止尚未開口的主要原因。
腦中諸事急轉間,輦轎已經落在了挽瀾殿門口。她入得御書房,毫無意外地,顧星朗在批摺子。
大概已經很習慣,聽到她腳步聲他也沒抬頭,繼續埋頭勾畫批註。阮雪音來了這麼些天,也越發自在,先到烏木書架前挑一本書,然後走至他們每晚說話的茶桌邊坐下,泰然翻起書來。
那茶桌在御書房東側一小片露天平臺上。這個設計很怪,因為御書房是單獨的一座建築,空間很高,只有一層,所以這個露臺不過就是東側牆體開啟一半,延伸出去的類似露臺。
還是就在平地上的露臺。
只是為了顯出它的露臺功用,稍微墊高了一級,比地面高出最多兩寸。
他在書案前批摺子,她在露臺上看書,這個畫面維持的夜晚並不多。不久之後,露臺上多了一方軟榻,畫面變成了她拿著墨玉鏡看星星。
說回這天夜裡。
顧星朗批完最後一道摺子,起身走至露臺坐下來。滌硯已經換好茶退出去。今夜星星很亮。
&ldo;去過煮雨殿了?&rdo;
&ldo;嗯。&rdo;
&ldo;如何?&rdo;
&ldo;兩件事。第一件,能否查查瑾夫人的母親?&rdo;
&ldo;為何?&rdo;
&ldo;瑾夫人會做一道崟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