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騰飛將整塊秘密花園區包了下來。
除魏導以外的拍攝人員又緊鑼密鼓地忙著安裝拍攝機位和測試系統。
魏導站在一邊笑嘻嘻地看著他們來來回回地走動,十分閒適。
等他們籌備得差不多了,魏導又跟他們交談了幾句,就喊一邊滑行的沈梧雲過來,交代安排事宜。
這次的也是固定機位和航拍無人機一起拍攝。
但與上次風沖廣告拍攝不同,這次放置的固定機位的地點更具複雜性,拍攝組分別在雪包、叢林、普通雪道這三個區域放置。
沈梧雲需要先從普通雪道滑至叢林,穿過叢林來到雪包區,最後在斷崖不遠處停住。
試滑時,頭頂的無人機緊跟著他,風聲和無人機輕微嗡鳴聲在耳畔迴蕩。
可能是上次拍攝風沖廣告的經驗,半空無人機的存在沈梧雲已經適應良好,即便知道頭頂一直有好幾雙眼睛盯著,如今已然能忽略掉這種不自在感。
沈梧雲控制著速度,雖然前一天已經在這片區域滑行過一次,但他也不是所有線路都熟悉,這是條他沒有嘗試過的路線。
秘密花園的叢林穿越裡的樹木是喬木,雖然樹葉枯黃幹老,但比起系統空間裡尖銳帶有針刺的枯樹,就要好很多。
為了確保安全,沈梧雲在這裡穿行的速度就放得更緩了,好在只是坡度較大,地形並不複雜,彎道也較少。
穿過叢林就是令新手望而卻步的雪包區。
雪包是指在雪道上鼓起的硬雪堆,常被稱作&ldo;蘑菇&rdo;,所以雪包區也被叫做蘑菇區。
密密麻麻堆集在一塊的鼓起如同蘑菇的雪包,往往讓初學者產生恐懼感,但在高手們的眼裡,這能帶來極大的刺激。
沈梧雲沒有在試滑時就進行上包等刺激動作,他試滑的主要目的還是摸清線路特點,他從雪包之間的溝裡走,迴轉柔而果斷,繞過包頂。
從雪包區裡出來,滑行不了多久,前面一道斷崖就阻攔了來訪者的去路。
試滑完畢,沈梧雲轉身從另一邊平直的機壓雪道滑回到出發的位置。
魏導和技術人員又在端詳在電腦前,交流著。
沈梧雲滑回時他們還沉浸在討論中,沒注意到他。
沈梧雲主動走過去,看試滑拍攝出來的效果。
電腦中間的大屏播放著無人機拍攝的畫面。
廣闊的雪場一片白色,棕黑色的樹木一排排插在雪場裡,寬廣又蒼涼,吐露出一種雪地特有的悲茫之感。
無人機往上升,陡然望去只覺在白茫茫一片裡看不到人,只能看到一長條似彎似曲的滑痕,陽光奪目,在白雪的反射下呈現給鏡頭的是發散型的眩光。
遠處入鏡的藍天,微雲掠空,斜斜地排著,像一首短詩,也像一闋不規則的小令。
看完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魏導和技術人員都很滿意,詢問沈梧雲體力怎樣得到可以的答覆後,就拾掇拾掇馬上進行正式拍攝。
普通雪道的滑行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含量,保持重心,穩住就行。
但是在高速度下穿越叢林就需要強大的壓板能力,減速和穩定在這種時候會有良好的表現。
沈梧雲穿著褐紅色的滑雪服,派屈克的滑動給了他啟示,他漸漸明白滑雪的美與靈動的表現,不自覺他也在模仿這種表現。
他放低重心,將滑雪板踩實,將腳踝、膝蓋和大腿髖關節幾乎同等程度彎曲。
下巴保持在腳趾前側固定器上方,確保即便跳躍也可以平穩落地。
馬上要穿過叢林,前方坡度陡然變大,沈梧雲加強小腿脛骨前肌和人體中部核心肌群的力量,讓身體隨著雪板一起迅速下移。
有枝條旺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