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第1/2 頁)
殷元城抬腿朝著懷親王府內走:&ldo;你們王爺今天是什麼情況,這麼著急喊我過來,可是發生了什麼大事?&rdo;
懷親王府的老管家連連搖頭:&ldo;老奴也不知曉,只覺得今日王爺脾氣似乎格外焦躁。&rdo;
殷元城點了點頭,大步朝著懷親王的書房走去。
懷親王此刻就在書房內來回踱步,看到殷元城進來,趕緊迎了上去:&ldo;大外甥啊,你可算來了,再不來你舅舅我就要急死了!&rdo;
&ldo;王爺平日裡英明神武,今日是發生了什麼大事,讓王爺這般急躁?&rdo;殷元城不疾不徐走上前,面上端得是謙謙君子,溫潤如風。
&ldo;這眼看著不足兩個月就是五年一度的年節了,周邊各國皆會在這個時候前來朝見君主,可是如今官家遲遲不回,讓我一個小小王爺如何是好?&rdo;接待屬國使臣的事情他還能勉強辦一辦,真要在宮宴之上會見使臣這種事情可就不是他一個王爺該插手的了,懷親王對於這些事情向來有分寸的很。
&ldo;我記得王爺幾天前就已經給官家遞了奏疏?&rdo;藩屬外交確實是件大事,因此殷元城也不禁皺起眉頭,官家對於屬國來朝向來看得很重,不可能沒有回信才是,難道是因為什麼大事絆住了手腳?
如此一想,殷元城腦海中瞬間便浮現出了徐小郎君那張漂亮精緻的臉蛋兒。
一時之間便有些神有天外,如今官家果然是動了心,竟然為了一個小郎君而誤了國家大事。
不過這話也就只是說笑,殷元城卻不太相信官家會做出這樣不知輕重緩急的事情。
因此殷元城便開口安慰懷親王:&ldo;王爺放心,官家向來重視屬國之交,定然不可能將此事全然推到王爺頭上,我這邊也再遞封奏疏過去催一催官家。&rdo;
&ldo;大外甥呀!&rdo;懷親王忍不住拍了拍殷元城的肩膀,最後嘆息道:&ldo;舅舅的這條小命可就交到你手上了,你可一定要把官家請回來。&rdo;
殷元城也有些欲哭無淚:但願他真的能把官家儘早請回來。
於是乎,殷晏君的書案前就多了幾道請他儘快回宮主持大局的奏疏。
鹹魚小郎君抬眼望過去,他極少見到道長如此威嚴肅穆甚至略帶微愁的模樣,一時興起湊到道長身邊:&ldo;京都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竟然讓道長愁成這個模樣?&rdo;
殷晏君將手中的奏疏合起來,扔到書案上,抬眸認真地望著面前眉眼靈動的小郎君,輕輕開口道:&ldo;小郎君可願意隨我一同回京?&rdo;
鹹魚小郎君的第一反應就是開口拒絕,他不願意!隨後才疑惑地開口問道:&ldo;京都真得發生了大事?&rdo;
殷晏君自然是覺察到了小郎君的拒絕之意和那一瞬間的僵硬,他輕緩地注視著小郎君,不想給他任何壓力,淡淡開口道:&ldo;一個半月之後就是五年一度的年節,周邊屬國皆會前往京都朝覲君主,所以我必須回宮主持大局。&rdo;
&ldo;那道長便先行會宮吧!&rdo;鹹魚小郎君心裡悶悶不樂有些莫名的不捨,卻還是低頭道:&ldo;我一個人也是可以的。&rdo;本來他就只是打算一個人將腹中這個小豆丁生下來,道長這麼長時間的陪伴,已經很不錯了。
最主要的是鹹魚小郎君不想回京都更不想入宮,甚至不想去面對一些因著他的任性,而置之腦後的一些問題。
畢竟鹹魚的大腦只能盛下一丁點兒的東西,那些過於沉重的思考,不符合鹹魚沙雕的本質。
&ldo;那我先回京都?&rdo;殷晏君目光寬和,他注視著小郎君莞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