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第1/2 頁)
這麼多年,林如海的品性怎麼樣不說看透了,也摸的差不多了。
他就算是看到這麼一大份功勞,據為己有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而且,她也不是隻有他一個人了。
她的背後,雲家,也慢慢成長起來了。
所以雲舒瑤覺得,她要是有了什麼功勞,以林如海的性子,一定會先核實,然後在給康熙的密摺裡提上她的名字。
再有,這麼多年過去了,她一直把林如海當成上級看待,但是在林如海那裡,她不僅僅是下級。
他要是進後院的話,多半都是來自己這裡的。
他們的討論話題也一直在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廣泛,就算不是愛情,也有其他的感情。
他們還有兩個優秀的孩子。
因為庶出,兩個孩子再優秀,在有些想要打壓看輕他們的人眼裡,就是一個打擊的著力點。
她要是升職了,兩個孩子也會受益。
只不過……雲舒瑤覺得,就這回拿出的東西,功勞或許還不夠。
海水煮鹽,很早就有了。
她現在讓堂哥他們去試驗的曬鹽法,能夠節省人力物力,生產更多的精品鹽,能讓更多的老百姓吃的起鹽,但上位者會覺得這個功勞有多大?
而且,已經完善的利益一派天然就不會支援曬鹽法。
那也是一道阻力。
還是要改良良種,若是水稻小麥能夠增產一兩成,對天下來說,能多養活多少人?這功勞足以封爵……
——
雲常他快馬加鞭前往揚州之前,和堂妹見了一面,詳細的瞭解了經過的他內心是極為火熱的。
自從知道堂妹她搗鼓出了什麼東西之後,他幾乎能感覺到自己的血液在沸騰。
鹽這個東西是天下百姓們都離不開的。
人得要吃飯,身上才有力氣,但光吃飯還不行,還得要吃鹽。
這個東西就算再昂貴,也必須要從牙縫裡面掏出一些錢去買。
不吃鹽的話,人很容易就生病,生病了,普通人家哪裡有那麼多的銀子去治病?
在堂妹進林府之前,他們家算是有些家底的了,每一次生病同樣不好過,要是運氣不好,得個重病,一家回到赤貧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
所以為了能夠活下去,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買一些。
天下百姓有多少?
用的鹽又有多少?
這期間的利潤太大了!
所以跟鐵一樣,朝廷是專管的,鐵器可以用來製造兵器,能用來打仗了,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另一種武器。
這些鹽,百姓能夠買到的大部分都是正經的官鹽,商人們拿到了鹽引,才能合法銷售。
所以林大人這個職位才會成為肥差。
有些人就算有鹽井鹽礦,又怎麼樣?
沒有鹽引,就不準賣,想要換成錢,只能作為私鹽賣出去,這是違法的。
私鹽因為不交稅,價格會更便宜,老百姓們那是恨不得一個銅錢都掰成兩半來花的,在面對這兩個選擇中,他們自然不用多說會選擇哪一個,只要不被人發現就好了。
但私鹽再便宜,也不會便宜到哪去。
鹽戶採鹽,而有些鹽湖鹽井裡面的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去開採。
開採出來了,還要煮鹽,然後運送到各地。
這每一步,都是成本。
要是堂妹的法子確實跟試驗的一樣,那麼成本就能大大降低,鹽產量也會提高。
能夠降低鹽價,哪怕降低一文兩文,都是巨大的功績。
但同樣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不得不顧慮。
這毫無疑問會觸動那些擁有鹽湖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