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2 頁)
事到如今,還能有什麼辦法? 解鈴還須繫鈴人,孟淮景思來想去,此事想要解決,還是隻能從江攬月的身上入手。 明明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他卻往熙和院去了。 一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被卿清哭得心浮氣躁,沒了胃口;二來,這個時間江攬月應當也在用膳,他一去,能將人堵個正著。 卿清當通房丫頭這件事情需儘早解決,越快越好,對她的影響才越小。 誰知他算盤打的好,到了熙和院,卻被告知江攬月不在。 孟淮景撲了個空,下意識的便覺得是江攬月故意找藉口對他避而不見,心中惱怒,語氣也有些不善: “這大晚上的,她一個婦道人家不在自己的院子裡好好待著,能上哪兒去?” 南星語氣恭敬卻冷淡: “回侯爺的話,夫人想起過幾日便是元少爺五歲的生辰了,又想起自己久不在家,也不知道元少爺這些時日如何了? 她放心不下,如今親自去瞧了,也好問問元少爺生辰想怎麼過?” 孟淮景一怔,回想起自己方才說的話,臉上有些發熱,心裡更不是滋味。 自己因為心裡不高興,隨意拿話去汙她。她卻一回來,還惦記著一個只是過繼的兒子,親自去過問…… 他腦海裡劃過一個絕色的身影,心裡方才因為卿清哭訴而升起的火氣,已經不知不覺的小了些。 “侯爺若是有事,奴婢現在去請夫人回來?” “罷了。”他對南星擺了擺手:“我自去找她。” 說罷,轉身便走,心中想著那個身影,竟然隱隱有些期待。 孟元今年不到五歲,尋常人家這個年紀的孩子,此時還在內院住著。 只是他是過繼,孟淮景又心中有鬼,總憂心江攬月會苛待兒子,便藉口嚴加管教,讓他在外院住下。 內外院有些距離,孟淮景一路走得不慢,然而等到了兒子院裡的時候,江攬月已經走了。 又撲了個空。 孟元看著一路趕來有些氣喘的父親,好奇道:“父親找母親有什麼事嗎?” 孟淮景掩下心裡那點兒微微的失落,搖了搖頭,反問道:“她……方才跟你說了些什麼?” “母親嗎?她問了問這些日子兒子的功課。哦!還有,說兒子的生辰快到了,問我想怎麼過? 兒子其實就想您跟孃親陪我一起過,可是兒子還記得您說,暫時不能將孃親說出來…… 所以我就說,我這些日子認識了好些同窗,想請他們來家裡熱鬧熱鬧。” 孟淮景聞言,又道:“除了自家兄弟,別的同窗也不能冷落。” “父親放心,元兒跟來借讀的幾個哥哥弟弟關係都很好,明兒我也第一個邀請他們來參加我的生辰宴。” 孟家的族學中,除了有他們孟氏一族的孩子,還有不少借讀的。 這些借讀的子弟們跟一般讀不起書來借讀的破落戶可不同,相反,都是京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只是,這些人家大多都是武將、勳爵人家,但這樣的人家,家中的子弟也不是都適合繼承家學的。 或有那麼一兩個身子弱些的,家中長輩愛惜,不願意叫吃皮肉之苦,便想著讓讀讀書,走文臣的路子。 這樣的人家自然不會請不起先生。只是先生好請,好的先生卻不好請。 而他們孟氏族學,裡頭除了有能直接當官的舉人老爺外,還有一位聞名的大儒。 這些人打聽來、打聽去,索性便備了禮上門,將家中子弟送來孟氏族學借讀。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冠醫侯府這幾年在外行走便多幾分臉面,也多幾分便宜。 然而半路處上的關係,到底不甚堅固。因而在孟元入學的時候,孟淮景便囑咐兒子,一定要跟族學中那幾位借讀的子弟搞好關係。 他這都是在給兒子鋪路,而孟元能聽話,也讓孟淮景感到十分欣慰。 從小處來的情誼,長大後才能借得上力…… 想到這裡,他又不由得想起江攬月。 她當初剛掌家,便不顧母親的不快,執意增加族學的用度,還親自三顧茅廬,請來大儒坐鎮。 當初不顯得有什麼,但長久來看,便顯出好處來了。 彷彿今日才發現江攬月對於冠醫侯府有多用心,心中殘留的最後一點火氣,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拍了拍孟元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