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2 頁)
家族錦衣玉食養育她十餘年,她就要有所回報,這是她嫡女的責任。
人總不能兩樣都想佔。
勛貴家中是這樣,放到公主身上是同樣的道理。
就是知道這個,太后才使不上力。
寧平長公主的婚事已經不是男女之情,而是國事。
朝中的大人們會怎麼選,不說大周,前朝多少公主不都證明瞭嗎?
「北燕荒涼,戎人粗魯,公主金枝玉葉,怎能受得了……」採薇悻悻息聲。
大周的名門公子,就是武將出身的,都至少懂禮數,有禮有節。
上次出使的北燕五皇子,囂張跋扈,一看就不是良人。
以小觀大,平寧長公主的和親物件也怕是不怎麼樣。
閨閣女子對未來良人總帶著各種期盼,但只怕沒有一種是遠嫁千里,嫁給一個莽夫的。
採薇不由得慶幸。
先帝尚有未出嫁的公主。
否則要是聖上從宗室或勛貴中挑選和親人選,自家小姐就有危險了。
採薇本想問自家小姐,快到年底,今年要不要回萊國公府。
上半年太后問小姐要不要出宮,小姐拒絕了。
緊接著黃河水患,聖上忙於政事,連著兩個月都沒進後宮。
朝廷選秀的催促也停了。
自入宮以來,時間也有兩年。
聖上一直沒有開後宮的意思。
小姐年後十八了,萊國公府估計也是想要放棄了,小姐若年底歸家,便能順勢留在議親。
有「照顧」太后孝名和萊國公府的地位在,小姐還能找到不錯的歸宿。
經過平寧長公主一事,採薇覺得自家小姐也沒那麼倒黴。
好歹不用嫁到北燕去,日後連個撐腰的都找不到。
但看梁施芊有些難看的臉色,採薇默默閉上嘴巴。
她還是第一次見小姐如此失態。
梁施芊很痛苦。
她很想替平寧長公主發言。
為什麼平日看不起女子,關鍵時刻還要讓女子和親。
女子就該被犧牲嗎?
這或許也是梁施芊想為自己說的話。
她身為嫡女佔用了家族的資源,需要回報家族,可是父親哥哥呢?
他們是萊國公府的未來繼承人,所以就能理所應當使用甚至浪費家族的資源嗎?
哥哥名正言順有國子監的名額,卻整日與紈絝子弟蹴鞠遊獵。
她琴棋書畫樣樣要學,不光學還要學好,不能墜了萊國公府的面子。
人人皆說她是才女,可才女最後要為家族獻身,幫助父兄延續家族榮耀。
她是如此,平寧長公主更是如此。
大周養著的宗室還少嗎,那些王爺比公主還要享受。
為什麼最後和親永遠是公主,少有王爺。
平日時,梁施芊總用自願來欺騙,她與萊國公府是相互利用,她進宮是互惠。
平寧長公主卻撕開了血淋淋的傷口。
如果是互惠,根本就不公平。
無論幼時還是現在,父母總更加重視哥哥。
為了父母的讚許,她永遠是貴女中的佼佼者,習慣了保持優秀。
而哥哥吃喝玩樂,父母甚至祖父最多不過斥責一聲,然後想法子給哥哥「裝點門面」。
汴梁多少人暗中嘲笑鐘相香火斷絕,就有多少人羨慕鍾離熙得到了完整的愛。
這其中就有梁施芊。
父母永遠站在身後的感受,她從未體驗過。
所以鍾離熙能也敢成為女官,成為鍾尚宮,而非永遠的鐘相千金。
而她卻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