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梁施芊今年就十七了。
汴梁貴族女子及笄後,便可商定婚事,十六七歲成婚。
饒是家中寵愛,想多留幾年,婚事也定下了。
梁施芊身著素色衣裙,頭上僅挽了個丫髻,寥寥幾支珠花點綴,簡單到有些寒酸。
「臣女隨侍太后是天大的福分,哪裡來的耽誤。」
第46章 尷尬的年紀
年後,梁施芊就十八歲了。
這個年紀還未出嫁,除了鍾府的鐘離熙,汴梁城中再找不出第三家。
「鍾小姐婚事波折,不得已耽誤,小姐可要多為自己考慮。」
婢女採薇的話在耳邊迴蕩著,梁施芊放空心神,有一搭沒一搭梳著頭髮。
剛入宮時,梁施芊的目的很明確——
侍奉好太后和聖上,給聖上留下好印象,爭一個四妃之位。
若能誕下皇子,自然是最好,不能就抱養。
只要她小心謹慎,看在太后和萊國公府的面子上,她的日子不會難過。
同樣,有她在後宮,萊國公府也能延續一代富貴。
祖父常說她和祖姑母性情相似,以後有大造化。
梁施芊雖對大造化不以為意,內心卻是認可祖父的說法。
她和姑祖母很像。
姑祖母有耐心,能忍耐,忍到先帝去世,成為名正言順的太后。
她也有耐心。
所以進宮後,梁施芊沒有急著和聖上培養感情,而是安安靜靜陪著太后禮佛。
果然,太后對她越來越滿意。
在她有意交好下,宮中的宮女太監也對她越發熱情。
她在宮中如魚得水,適應的很好。
現在唯一出現的問題不在她,而在聖上。
她進宮快一年,太后這邊好說,對她這個孃家的侄孫女關照有加。
聖上的想法卻是至今沒有摸透。
大周以孝治天下。
但皇家是最講規矩又最不講規矩的人。
以聖上的年紀,先帝留下的太后輔政就很牽強。
但畢竟是先帝的遺詔,就算先帝再不好,眾人也只能遵守。
就當給聖上學習適應留些時間。
反正規矩是「主幼國疑,太后輔政」。
俗話說:「先成家後立業。」
等聖上成婚,總稱不得「幼」,屆時太后還政,名正言順。
天子守孝,以日代年,著急點的百日後就能選秀成婚。
縱使聖上嗣子繼位,講究名分,等到週年,也足夠了。
現在週年已過,聖上偏偏不提選秀立後一事。
難道不該著急成婚,正式參政嗎?
就梁施芊偶爾打探到的朝堂訊息來看,聖上可不是胸無大志的。
相反,可以說野心勃勃。
梁施芊想不明白聖上的深意。
亦或者說,沒有人看得懂聖上的做法。
就她所知,太后甚至找太醫問過聖上的身體。
結果是聖上龍精虎猛,再健康不過,絕不是身有隱疾。
聖上身體康健是好事,畢竟先帝晚年的荒唐事還近在眼前。
但因為聖上的不按常理出牌,梁施芊的處境不太好。
她只比聖上小一歲。
女子青春易逝,十七八歲已經是很尷尬的年紀。
門當戶對的家族,年紀合適的男子已經訂下婚事,沒訂下的大都是自身或家裡存在致命問題。
但仔細挑一挑,有太后在還是能選到不錯的人家。
她再拖下去,等到十九,就只能做繼室填房。
男子二三十歲能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