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第1/2 頁)
「你們下去吧,朕不喜歡人伺候。」葉斂道。
太清殿的宮女太監倒是習慣了,魚貫而出。
鍾離熙身邊的人反應慢了一步,也跟著離開。
少了太監和宮女,內殿重新恢復了安靜。
兩人沉默地吃完了這頓飯。
各懷心思,卻比之前自在了不少。
太監宮女默不作聲地將桌子收拾完,又剩下新婚的帝後二人。
「你看看這本冊子?」葉斂拿出提前寫好的東西,打破了安靜。
鍾離熙看著熟悉的封面,身體一僵,只覺得熱氣奔騰。
葉斂奇怪,「開啟看看。」
這都是他寫的工作計劃,今天大好時機,徵求一下她的意見。
鍾離熙默默深吸一口氣,神色複雜。
柳嬤嬤說的居然是真的。
和其他人一起看這種書,鍾離熙只覺得尷尬。
不過,等鍾離熙開啟第一頁,很快反應過來。
她誤會了。
「宮中的摺子難不成都一個模樣。」鍾離熙心想。
夜深人靜的,這個時間的小冊子。
不怪她想歪。
鍾離熙沉下心,努力將注意力放到內容上。
很快她就沉迷於小冊子中的內容。
這冊子只簡單寫了葉斂的想法,內容短小精悍。
見鍾離熙看完,陷入沉思,葉斂也不著急。
一盞茶後,葉斂敲敲桌子,「皇后意下如何。」
「陛下要將此事交給臣妾?」鍾離熙頗為不解。
「科院聯合太醫院,一直有人在研究藥方,解決常見的病症,已經有了進展,你去盯一下。」葉斂道。
女官制度恢復,也要有功績傍身才能名正言順。
否則遲早和前朝一樣,禁錮於宮中這一畝三分地。
科院是葉斂一手建立,是從後宮走向朝堂的第一步。
這也是葉斂堅持另立門戶的重要理由。
壞處是毫無根基,好處是葉斂能夠完全做主。
不必受朝堂制約。
「臣妾半路參與,有收買民心之嫌。」鍾離熙很坦誠。
這是很敏感的問題。
民心這東西,有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聖上該是最需要民心的人,何必要將功勞白白給她。
鍾離熙並非不食人間煙火,汴梁生活小康的人家碰上生病,大多都捨不得買藥。
更何況鄉野之人。
一旦生病,靠的都是硬撐,聽天由命。
實在嚴重,家境稍好的人家,請個鄉間的赤腳大夫,吃幾副草藥。
至於醫館的正經大夫,方子就少說一兩銀子,加上幾副藥,不給個兩銀子,如何能出得了藥館。
高昂的價格,往往讓大多數百姓望而卻步。
「聖上要科院和太醫院製藥,解決通常的病症,是解萬民之困,臣妾不敢貪功。」鍾離熙誠懇道,「若能成功,百姓定會感念聖恩。」
「朕和你父親正籌劃放開鹽茶酒等專賣和擴大攤丁入畝,沒時間看顧。」葉斂微笑,「皇后放心,不是讓你白拿功勞,你安心去,女官的選拔權同樣交給你,朕只看結果。」
憑土地和鹽政,葉斂就缺不了民心。
這個道理,鍾離熙不可能不知道。
藥方再好,卻不是每家都需要。
何況,再便宜的藥終究也要銀錢,貧戶仍是會捨不得。
可人丁稅和鹽就不一樣了,誰都離不開。
越是是貧戶,越在意。
藥方當然比不上後者收攏人心立竿見影。
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