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那年沒負的「責」,這次負上,他想。
作者有話要說:
老師:年輕人要負責,聽到了嗎?
年年:聽到了。
沈老師:聽到了。
第34章 沈老師yyds
節目進行到中期, 節奏反而慢了下來。
四公舞臺依舊沿襲之前的分組規則,每組5人,共3組, 與之前不同的是, 這次導師給每組都安排了舞蹈part, 為了節目看點,難度還不小, 對於專業水準維持在及格線以下的眾人來說,每天的練習室都堪比地獄。
一天行程基本可以用以下幾句話概括。
一,早起。
更具體點, 是在導演精挑細選的我國著名雙簧木管樂器, 嗩吶, 和我國著名傳統拉弦樂器, 二胡……的「藝術氛圍」中,在諸如《百鳥朝鳳》、《全家福》、《二泉映月》、《賽馬》等名曲的藝術陶冶下,滿臉寫著高興的早起。
——最開始入住那段時間, 吳導其實還沒這麼「藝術」,每天清晨喚醒大家的除了七月的陽光,還有舒緩柔和的輕音樂, 鋼琴曲或者小提琴曲,有時候甚至會放段空靈到彷彿要昇天的八音盒純音樂, 彼此相安無事,和樂融融。
直到後期,輕音樂的效力越弱, 不知道從哪天起, 鋼琴曲再也喚不醒這群祖宗了,不僅喚不醒, 甚至還有助眠的趨勢,眼看著他們越起越遲,某天,《賽馬》橫空出世。
在二胡弦聲流轉,戰馬開始奔騰的那一瞬間,「靠」聲在整個別墅上空盤旋,那一天,所有人準時準點出現在了廚房,效果出奇。
吳導自此再沒收手。
最可氣的是,在那幾天後,不知道是節目組哪個狼人出的點子,把每日他們起床音樂做了個集錦,作為每日花絮傳到了官博,在滿屏「哈哈哈哈」和登頂的熱搜中,吳導大手一揮,直接開通了一個直播通道,每日七點開播,不差一分一秒,到二夏別墅最後一位學員起床結束。
剛開始還只有粉絲參與,後來,人越來越多,學生、上班族,甚至江城電視總臺內部都廣為流傳,一開播就是滿屏的「起床打卡」,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新型「釘釘」。
打卡後就開始猜今天最後一個起床的是誰,順便友情留下推薦歌單——絕大多數都是嗩吶名曲,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嗩吶一響,起得來就起,起不來也就別起了。
吃完早餐,一人一個保溫桶到練習室排練。
這一個月下來,在臨哥的言傳身教下,每人都掌握了一手泡茶好技術,最開始是為了保護嗓子每日喝上一點,後來則純粹是為了清心降火,才能在嗩吶、二胡的「藝術氛圍」中不至於迷失自己,走火入魔。
排練到晚上,回到別墅洗漱完,基本就已經到了「靈魂叫囂著想要出去玩,身體說你想都不要想」的狀態,頂多聚眾在客廳開幾局遊戲,回房間到頭就睡,然而第二天繼續在藝術氛圍中起床。
一如昨日,一如今日。
早上7點,直播通道準時開啟。
【打卡。】
【哦豁,今天又是我愛的嗩吶。】
【吹得我都想提前走了,真好。】
【前面的別走,吳導都是好好挑選過的,全都是喜曲,今天吹的是《九州》,聲定乾坤啊你沒感受到嗎?大好河山走什麼走哈哈哈哈,就連昨天的《百鳥朝鳳》都是歡快版本的。】
【什麼?!昨天吹的是《百鳥朝鳳》嗎?我為什麼覺得百鳥不是在朝鳳,是在嘲諷我?】
【我大抵真是病了,又不在那屋裡住著,偏要跟那屋裡的人一道受折磨,我知這是我自找的,可竟也管不住這雙手,每當到了那七時,眼還迷離著,手又不受控地點開,罷了罷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