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第1/2 頁)
朝廷有先例,如果官員受賄嚴重被舞到上級官員跟前,那麼這個人的官涯也就到頭了。王知縣深知這點,所以在他任職香河縣縣令的這幾年間,他一直把握著這個度,從不讓自己有所逾矩。
雖然收受不多,但他這個縣令當的確實是有滋有味。加上香河縣太平順成,百姓安居樂業,王知縣安於一隅,這些年縣裡又無重大事情發生,他任職將近六個年頭,無過無功,依舊跟當初任職時一樣,官位既無降亦無升。
然朝廷吏制,如果官員任職三年期間業績平平,一般不予其官位升降,三年後依舊任原職。但是到第二個三年,也就是六年期滿後官員依舊無所作為,那麼這個官員的官位就會被相應降一階,即從一個富庶偏近京城的地方調任到遠離京城的地方。
王知縣馬上就要任期滿六年,在他任職的這幾年間他業績平平,如果再做不出實績,只有被左遷的份兒。
他一直都想找件大事做出一番業績,可一直沒尋到合適的時機。
然而今年六月份的暴雨給了他這個機會。洪水過後災民需要安頓,災區需要重建,以及一系列洪水過後可能帶來的疫病隱患,這些都非常考驗當地官員的辦事應對能力。
如果應對及時,災後工作善後得當,那麼將來吏部考核時就會將其當作一番業績給這位辦事得力的官員升遷。
王知縣正是抓住這一點,暴雨剛開始時他第一時間上報給順天府府尹,以及洪水過後,不管是防疫,還是安撫民心,抑或是幫助災民重建家園,他都使了破釜沉舟的強制手段把這件事做好做完美。
事實上他做的相當完美。因為他的一系列得當舉措,那麼炎熱的天氣災民集中一起沒有爆發疫病,災民們早早返回自己家園,家裡的房屋和田地被重新修繕,修的比以前的還要牢固結實,還有家家戶戶被發了賑濟糧,因為以上種種,災民們是真心實意感謝這位縣官大人的。
這些實績被民眾看在眼裡,年底吏部考核時會被記上一筆,王知縣升遷在望,是板上釘釘的事。
以上是王知縣今天找蒙清時給蒙清說的話。王知縣還說,如果他明年升遷順利,應該是遷往京城。而京城也有蒙清的糧莊產業,到時他會繼續罩著他為他行方便之事。
飯桌上,蒙清將自己與王知縣今上午所談全部說給大家,一家人聽後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官當的可真好,六年任期無所作為,末了來場暴雨,直接將人沖升遷了。
「這麼說來倒是要感謝這場暴雨了,若非它,咱們縣太爺怕是要被降職。」濛鴻拿筷子在碗裡攪動幾下,心不在焉,冷嘲熱諷了一句。
蒙清道:「誰說不是呢,縣太爺本人都這麼說呢。縣太爺還說,天災無可避免,但人心可以關懷,這時候民眾的心若是利用的好,那麼你這個縣官才算是當的合格,後面才有機會升遷。」
濛鴻嘴角扯動兩下,對他哥的話不以為然:「將天災作為升遷的跳板,這個縣太爺還真是個人才。那是不是以後其他官員也可以效行此法,任職期間不作為,等到最後一年時盼著老天降一場災禍,自己再假仁假義做做樣子,高官厚祿就這麼輕輕鬆鬆到手了。這官當的如同兒戲,感覺好假的樣子。」
蒙清看向濛鴻,並不反駁他,只說:「你管人家兒戲不兒戲,你只需記住,我今日給你們說的這些話,你們千萬別散發出去,不然不僅縣太爺會受到懲戒,怕是你哥我也會受到牽連。」
濛鴻便道:「我們給人說這些幹嘛,於我們有何好處,大哥若受到牽連,咱們全家怕是都得喝西北風去。」
蒙清:「你清楚就好。」然後飯桌上便沒有聲音了。
一直默不作聲的蒙真也陷入了沉思,心想,這個朝代當官的都是這樣當的?
將天災作為升官發財的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