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第1/2 頁)
容秋摸摸嘴角周圍的胡茬,嘴上卻說:「我最看好陳景之能,無論是文采、謀略還是實務都可謂佼佼者。」
李夏自是知道此名人,作為此次衡山書院的領頭人,京城之內關乎此人的傳言多如牛毛,真是想不知道都難。
吳浩宇卻對那種肩不能抗的瘦弱文人沒多少好感,皺眉不樂意轉頭對其說道:「你幹嘛長他人志氣?」
李夏面上也不解,在他看來容秋才是變化最大的,蓄著抹短須,雖是穿著長衫卻文人氣質比他人少的多,至於吳大哥確是沒多少變化,年少的樣貌更沒怎麼變,唯肚子和身高擴大罷了。
容秋輕搖搖頭但笑不語,只是眼神堅定明亮,這倒是讓話題戛然而止。
精心挑選的房間和伺候的人,李夏面上直說是侯府的房子多的是,挑的不中意再換就是,看著一應俱全的寬敞房間,一排架子上滿是書籍,牆上還有名畫,顯然跟侯府格格不入。
「怎麼會不適,如此甚好,就是買一座宅子佈置,也不如此間,兄弟真是費心了。」
聽著讚揚,李夏謙遜的回應喜歡就好,只是心裡卻很是滿足,這話聽著真是舒坦。
京城的寒風攜帶著風沙白絮隨處飄蕩,總覺得呼吸間癢癢,說水土不服倒是誇張,但是處處不合適是真,忍耐著忍耐著經歷場大雪紛飛,容秋自己即便屋內燒著炭盆也凍得手通紅,不過好歹出門空氣乾淨了許多。
快過年了,京城內的春節到底是比徐州的熱鬧,三人結成伴兒倒是逛了兩三回。不過最深刻的就是,在這首善之地的城內,百姓的臉上和腰板是明顯都帶著股傲氣,即便身穿補丁面帶愁苦的平民,眼神看著趕考的讀書人都能透著點不屑。
容秋適應良好,覺得這很正常。
等驛站把運去徐州的年禮行至半路時,容秋第一次看見所謂皇城內的絢爛煙火!
第89章
除夕夜吃了蘿蔔肉的餃子,白麵所做外表胖嘟嘟的吃起來很是細膩滑溜,住了些日子也看出來了,雖說是侯府可是跟平常人家的生活差不多,倒是惹的浩宇一個勁的調侃這簡樸的日子以為是住在容秋家裡。
李夏只是笑沒說什麼,容秋搶先忍不住辯駁,「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我家我想吃啥就吃啥,地位沒的說。」
吳浩宇撇了下嘴吧,嘀咕道:「是,也就是吃食上沒那麼摳,穿用上呢,那衣服、襪子補了又補的。」
雖說是小聲,可是離的很近耳朵自然是聽的清楚,饒是容秋再怎麼成熟,整張臉都變的通紅,察覺到李夏眼神一個勁往自己身上瞅,更是又惱又堵,憋屈的沒話說,只是斜眼瞪著某人。
某人聲音越來越低直到閉嘴不言,故意看著前方也覺得自己沒過腦子,不過這話壓在他心裡很久,但面上是認真的扯了個話題,他們之間無論說錯了什麼也沒人會計較。
過年後整個京城都是處於稍顯安靜的狀態下,第一次來那人如蟻、車流不斷的場景還在腦子裡刻著,文武百官是放假半月的,守衛皇城的倒是輪換著來,不過過年時期輪換的封賞、月錢多些,也實為好差事,聽著李夏講這活計多是落在功勳子弟身上,容秋適應良好,有的人生下來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贏,很正常。
下人收拾出薄一點的長袍,猶記得還是年前媳婦一針針親自做了好幾個月的,當時還說著穿在外面的衣服得齊整好看,防止別人看輕了自己。
摸上心就暖了,這真是不捨得穿呀,摸摸|胸前和袖子著實喜歡。
柳樹抽新芽,春耕開啟時,間或間的被領著到京城名氣最大的賢文館看了幾場辯論,天下才子齊聚京城,怎麼會不鬧上幾場,畢竟文人就沒真心服除了自己以外的。
在這裡也意料之中的遇見了陳景和金啟明等人,陳兄領著衡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