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第1/2 頁)
出餐的速度極快,對於要急著出門幹活兒的老百姓來說,這可大大節省了他們的時間,又填飽了肚子。
店裡並沒有上新糕點,想要做出美味香甜的點心,始終缺不了糖,蜂蜜和飴糖雖然也可以替代,但蔗糖更容易大批次獲取,傅有珩只盼著秋天收了甘蔗後榨汁製糖,到時候製作糕點的原料就齊全了。
葉姨觀察幾天下來,發現集市上路邊陸陸續續都多了湯粉、麵攤檔,勞動人民踏實能幹,傅有珩也不藏私,每每下鄉,除了為老百姓們栽種穀物糧食解答疑惑,還教他們簡易加工。
紅薯粉絲、玉米麵、小麥面等逐漸在各家各戶出現,大夥兒也學會了醃製酸菜、酸蘿蔔,打磨黃豆漿……
原本新鮮罕見的食物漸漸的變得廣泛家常,葉姨一開始還愁,這店裡的生意遠沒有以前興旺了。
但是莊主全然不放在心上,甚至笑著安慰大夥兒:「我們不愁吃喝了,要讓更多人也能吃上,更何況,這也是大家勞作的成果。」
山莊的眾人頓時恍然大悟,他們莊主果然是為了老鄉們著想。而且,擁有「糧倉」山莊的傅莊主也根本不用愁溫飽,他就是這片土地上最富足的人了。
想明白了的葉姨也開心應道:「是啊,我們可以接連上新品,給老鄉們提供不一樣的食物。」
想到莊園裡漫山遍野的果樹,大夥兒也忍不住期待起來:莊主所說的蜜桃、櫻桃、葡萄……會是什麼樣的滋味呢。
「隨園百貨」開業兩個月以來,一直擁有較為穩定的客源,傅有珩仔細斟酌、反覆除錯後,店裡每日供應的烤鴨為六十隻,每人一次最多隻能買兩隻——這是為了避免有人轉手高價倒賣,這與他們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雲朝雖然沒有廣泛使用香料,但傅有珩一直留意著,本土野外也有不少辛香草葉諸如丁香、藿香,後來隨園雜舍[百貨鋪]出了幾種花椒、八角茴香的種子,他也是即刻採買了種下。
日常調味食材不可或缺,有了各類香料後,配上醬油,熬煮出一鍋滷水,再將雞蛋、雞鴨爪、雞鴨胗等等都放入浸泡入味,鹹香滷味又吸引了一大批客人。
秋風起,第一批甘蔗就成熟可以收割了。通常,冬至前後的早晚溫差大,糖蔗含糖量能達到最高,這時候口感最為鮮甜。
不過,為了提早試驗下裴傲的甘蔗榨汁機,傅有珩決定先收割幾畝最早栽種的已經成熟的甘蔗。
玉澤山莊的林地連綿成片,陽光日照水分都充足,青翠甘蔗林直挺挺一片。與收割水稻、小麥不同,收甘蔗得用利器砍削——總不可能連根拔起。
為了不損壞甘蔗,收割的工具要鋒利,砍削的動作要麻利,同時,甘蔗上的須葉還要剝去。傅有珩早早就預料到砍蔗的艱辛,特地去定製了刀頭,接上長又輕的竹、木棍,這樣就能避免彎腰受累。
作者有話說:
各位讀者小天使,抱歉!因為疫情需要經常加班外出,無法保證日更,但一定會更新至完結的。
第101章 、熬製紅糖
傅有珩率先嘗試收割, 莊園裡其他人和前來幫忙收割的短工則是站在一旁仔細觀看。只見青年拿了兩根長棍,木柄末端嵌入的刀頭有些奇怪——一個嵌的是鋒利泛光、頗有分量的刀片,另一個則是像兩根利爪般的薄薄彎刀片。
他先用鉤爪狀的一側對著甘蔗, 兩刀片中間留有一指長的寬度,甘蔗莖稈被「圈住」後, 只要順著杆上下滑動, 須葉就被劃拉下來了, 垂落在土地上。
瞬間輕而易舉就將數十根甘蔗周身的須葉全都劃拉清除,傅有珩換了另一把工具, 朝著甘蔗底端鋤砍,小小斧頭似的砍刀很是鋒利, 一鋤下去甘蔗就被砍斷。
「不留宿根無需留樁, 儘量往低了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