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頁)
整整花了兩年,福裕才做出了通達全球的交易網站。
這個交易網站還上了京市的晚間新聞播報。
支援人面帶笑容地介紹道:「……海內外顧客可直接上網登入購買付款。新型採購方式將極大促進經濟貿易發展,網際網路時代,結合網路讓生活實現質的飛躍,讓我們拭目以待。」
全球的fuyu海鮮超市店內隨處可見宣傳單,各地的大客戶想要訂購噸級以上的海鮮時,都能從網站上採購。
「十天的運送時間還是太長了。」傅有珩終於回國,他在外打拼不忘天天喝牛奶蹦躂,現在和俞興義一樣,都是一米八七的大高個兒。
長期浸潤在冰雪國冷空氣和西方海洋城市濕潤雨氣中,傅有珩膚色呈冷白皮,鼻樑高挺,眼睛瞳孔裡時時有星星點的亮光,是個英俊的大人了。
傅有珩繼續說:「即日送達是優勢,可以打敗9999的對手。要不,我們在各個大陸都開辦養殖場……」養殖場可以作為補給點,就近發貨。
俞興義點頭:「現在船隊出海捕撈規矩越來越嚴格,海水養殖是大趨勢。」他們在華夏東部沿岸一帶的養殖場風生水起,不僅能解決沿海漁民的生活溫飽問題,還可以供應內需外銷。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瀛和國和新彩國也開始向他們採購海魚魚苗,計劃啟動海水養殖基地。
海洋之心繫統裡金幣花不完,在[商城]裡購買各類魚苗後,俞興義在網站上也放出了銷售資訊。剛一上架半天,就被瀛和國搶購售罄。
「他們這是改變想法了啊。」
「不改變不行咯,海里撈不著魚,過度依賴進口,遲早會撐不住的。」
俞興義笑著轉過話題:「以前說好的,帶你去看看福裕物流公司——我們的物流鏈遍佈全國了!」雖然花了將近三年時間,福裕的物流線路圖才覆蓋整個華夏國,現在福裕全國有三百多個倉庫,上千個分揀點,十九個分割槽中心。
一開始,俞興義的想法是運送鮮活海鮮,讓全國人民吃上新鮮肥美的海魚蝦蟹,產業做大了,漸漸地有各行各業的人找上門來。
海珍食品有限公司的周氏兄弟最先表示:「俞老闆,我們的貨想供應到內陸超市,走你們的物流公司可以不?」
俞興義:「可以,運到哪兒都行。」他們家產業大,貨車很多,賺點兒外快,補貼公司。
物流初期的建設很燒錢,回本慢,俞興義已經做好了入不敷出五年的準備了。
漸漸地,一些銷售牧場牛奶、乳酪、奶粉、冰鮮肉等等,需要溫控運輸的品牌一個個前來尋求合作。
「低溫鮮牛奶運輸沒問題吧?錢不是問題,我們可以加,貨得送好哈,謝謝俞老闆。」
「這批冰鮮肉檢查合格的,量有點大,俞老闆你看能不能給個優惠?哈哈。」
食品多少還能與福裕海鮮沾點邊,但是漸漸地,服飾成品衣、鞋襪、皮箱等等日用物品廠家,也找上了福裕物流公司,出錢請他們幫忙運貨到各個地方。
看著五花八門的訂單,俞興義:「??」他們只是賣海鮮的,竟然在不知不覺之中變成了「搬運工」。
福裕物流公司如此火爆,一是因為他們是最早創立的最大型物流公司,員工培訓時間長、素質高,二是他們有完整清晰的路線規劃,貨車司機們都有最快捷方便的路線,省時省力。
很多大型工廠自然樂得選擇安全可靠、運送必達的公司,更別說福裕還是個頗有名氣的大企業,據說國外的福裕海鮮超市分店,都已經多達二十家,光是超市的月收入就破千萬了!
第27章 、成為島主
公司月入千萬的傅有珩和俞興義無聲無息就躋身進入華夏國的富豪排行榜單。在這個名單上,